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白的诗 > 口号赠征君鸿

口号赠征君鸿

[唐代]:李白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陶渊明辞去彭泽县令的职务,梁鸿回归会稽隐居。

我读遍高士传,你与古代的隐逸之士一样齐名。

云卧在丹壑绿溪,突然朝廷降下紫泥天书,征召你去。

不知您这位杨伯起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入关西?

注释

⑴陶令辞彭泽:陶渊明任彭泽令、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辞官归田。见《晋书·陶潜传》。彭泽,在今江西彭泽县。

⑵梁鸿入会稽:据《后汉书·梁鸿传》,梁鸿是东汉扶风平陵人。早年在霸陵山中躬耕,后过洛阳,曾作《五噫歌》。居齐鲁,有顷,又适吴,依大家皋伯通,居庑下,为人赁舂。吴,秦时局会稽郡。故李白云“入会稽”。

⑶高士传:书名,皇甫盎探。

⑷天书:诏书。

⑸紫泥:用以封玺书的印泥。

⑹杨伯起:《后汉书·杨震传》:“杨震,字伯起,弘农华阴人也。……少好学,受欧阳《尚书》于太常桓郁。明经博览,无不穷究。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

写作背景

《口号赠征君鸿》亦作《口号赠征君鸿(此公时被征)》,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诗作。 诗人借贤儒陶渊明、梁鸿赞美好友的高尚品德才能,表达自己的惜别之意。又籍杨伯起自比,感叹自己怀才不遇。

作品赏析

文学赏析

首段”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意指陶渊明辞去了彭泽县令而归田,梁鸿入会稽而隐耕,讲述了陶渊明和梁鸿归隐田园的事迹,为下文作捕垫。

次段“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意指您的事迹完全可与高士传中的古人相比。含有结交之意,也有敬佩之情。

接着“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特指朝廷突降下紫泥天书,征召杨征君前往报效朝庭。您却在丹塑中云卧不起。

最后“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意指不知您这位杨伯起式的人物,何时才能入关西。

此诗前四句以隐士陶潜和梁鸿相比,点出隐士身份,后四句言被召。末以关西孔子杨伯起相比,切其姓与被征。离别之际,友情无暇,以口号赠杨征君,以表达李白倾慕高士轻世肆志的清高。

名家点评

李白倾慕轻世肆志的高士名士,而陶渊明志行高洁,又隐居不仕,正可谓是典型的高士。再加上陶渊明曾做过彭泽县令,所以李白在称美自己那些县令朋友的时候就很容易想到他。例如在《口号赠杨征君》中将不肯受职的友人杨征君比为陶渊明,说:“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南宋·严羽《李太白诗集》:严羽评:将头作尾,亦复无首无尾,此格甚异。若以为犯,必非知诗者。

明·高棅《唐诗品汇》:范云:律诗必须守规矩。试看此等五言,何其严哉!今人虚实轻重且不审,恶乎律?

明·胡震亨《李杜诗通》:既比之陶潜、梁鸿,不得复比之杨震。一篇中用三人,任笔铺杂,此在太白可耳。范德机以为律诗须守规矩,此篇为最严,非确评也。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珽曰“前四句不特一气呵成,而援引古人,法属初创。

清·宋宗元《网师园唐诗笺》:一气舒卷,无斧凿痕。

清·屈复《唐诗成法》:起列两高士,下紧接征君无愧古人,已把征君将人天上去,再无出仕之理。今方云卧丹壑,而紫泥已降,但不知征君早晚赴召,又与前判然盖讽其勿往也。前五句一段,后三句一段,法之变化已极。起用两古人名,结用一古人,又相应法也。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口号赠征君鸿

唐代李白

陶令辞彭泽,梁鸿入会稽。

我寻高士传,君与古人齐。

云卧留丹壑,天书降紫泥。

不知杨伯起,早晚向关西。

口号赠故人

明朝陈子升

万里来又去,如君忠信稀。

将离一以赠,杨柳重依依。

余欲蹈东海,西山犹采薇。

应知六月息,风力使鹏飞。

黄道士求诗戏为口号赠之·黄君有术吾将面

宋朝孔平仲

黄君有术吾将面,不似寻常问进身。二顷良田数间屋,几时得作一閒人。

和钱太博见寄觅山药·圣君鸿业在扶持

宋朝释重显

圣君鸿业在扶持,日角龙章固不羸。
摛藻玉堂归未晚,百花开赴御筵时。

征君宅

唐代许景先

征君昔嘉遁,抗迹遗俗尘。了心悟有物,乘化游无垠。
道丧历千载,复存颍阳真。上虞佳山水,晚岁耽隐沦。
内史既解绶,支公亦相亲。儒道匪远理,意胜聊自欣。
洄沿南谿夕,流浪东山春。石壁践丹景,金潭冒绿蘋。
探炼备海峤,赏心寓情人。奈何灵仙骨,锹翮瑶池津。
寥寥虚白宇,夙创招提因。家风缅多尚,玄德谢无邻。
谬陪金门彦,矫迹侍紫宸。皇恩竟已矣,遗烈庶不泯。

孙征君传

清朝方苞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北直容城入也。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奄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及亲党。而奇逢独与定兴鹿正、张果中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世所传“范阳三烈士”也。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归安茅元仪及鹿正之子善继皆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起赞军事,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歌不辍。

  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逆率子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始与鹿善继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其与人无町畦,虽武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

  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百泉书院,而容城与刘因、杨继盛同祀,保定与孙文正承宗、鹿忠节善继并祀学宫,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先兄百川闻之夏峰之学者,征君尝语人曰:“吾始自分与杨、左诸贤同命,及涉乱离,可以犯死者数矣,而终无恙,是以学贵知命而不惑也。”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著其荦荦大者。方高阳孙少师以军事相属,先生力辞不就,众皆惜之,而少师再用再黜,讫无成功,《易》所谓“介于石,不终日”者,其殆庶几耶。

赠许征君

唐代贯休

昼公友秦奚,来往踏溪云。如今又到我,还爱许征君。落花鸟衔来,永日香氤氲。终期将尔曹,归去麋鹿群。

寄常征君

唐代杜甫

白水青山空复春,征君晚节傍风尘。楚妃堂上色殊众,海鹤阶前鸣向人。万事纠纷犹绝粒,一官羁绊实藏身。开州入夏知凉冷,不似云安毒热新。

别常征君

唐代杜甫

儿扶犹杖策,卧病一秋强。白发少新洗,寒衣宽总长。故人忧见及,此别泪相忘。各逐萍流转,来书细作行。

访葛征君

明朝谢榛

西城闲访葛洪家,篱落秋余白豆花。
高枕自知无俗梦,数椽茅屋在烟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