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惠能的诗 > 修行颂

修行颂

[唐代]:惠能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惠能简介

唐代·惠能的简介

惠能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惠能的诗(18篇) 惠能的名句

猜你喜欢

修行颂

唐代惠能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

惟传顿教法,出世破邪宗。

教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若学顿教法,愚人不可悉。

说即须万般,合离还归一。

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惠日。

邪来因烦恼,正来烦恼除。

邪正悉不用,清净至无馀。

菩提本清净,起心即是妄。

净性在妄中,但正除三障。

世间若修道,一切尽不妨。

常见自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离道别觅道。

觅道不见道,到头还自恼。

若欲见真道,行正即是道。

自若无正心,暗行不见道。

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世间非,自非却是左。

他非我无罪,我非自有罪。

但自去非心,打破烦恼碎。

若欲化愚人,是须有方便。

勿令彼有疑,即有菩提现。

法元在世间,于世出世间。

勿离世间上,外求出世间。

邪见是世间,正见出世间。

邪正悉打却,菩提性宛然。

此但是顿教,亦名为大乘。

迷来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临行颂三首·其一

唐代利踪

我闻过去佛,纵横尽丈夫。

示汝真归处,千江月影孤。

临行颂三首·其二

唐代利踪

观音与文殊,示我常飞动。

吾今已归真,触处皆无用。

临行颂三首·其三

唐代利踪

佛性本来无阻障,众生不识难归向。

若见如来成佛时,莫向世间求取相。

资福训童行颂·其八

宋朝释怀深

常住分毫不可偷,日生万倍恐难酬。

猪头驴脚分明见,佛地今生扫未休。

资福训童行颂·其二

宋朝释怀深

心猿易纵安教纵,意马难调亦要调。

到老情尘扫不尽,出家四事恐难消。

资福训童行颂·其五

宋朝释怀深

也要学书也念经,出家心地要分明。

他年圆顶方袍日,事事临时总现成。

资福训童行颂·其十

宋朝释怀深

一等出家为弟子,事师如事在堂亲。

添香换水宜勤谨,自有诸天鉴照人。

资福训童行颂·其一

宋朝释怀深

世谛纷纷没了期,空门得入是便宜。

直须日夜常精进,莫只劳劳空过时。

资福训童行颂·其四

宋朝释怀深

出家言行要相应,战战长如履薄冰。

虽是未除须与发,直教去就便如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