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惠能的诗 > 无相颂(亦名《灭罪颂》)

无相颂(亦名《灭罪颂》)

[唐代]:惠能

愚人修福不修道,谓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在。

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若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类。

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本身,三毒恶缘心中洗。

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虚度一世休。

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至心求。

译文与注释


注释

1.

2. 亦名《灭罪颂》

惠能简介

唐代·惠能的简介

惠能 被尊为禅宗六祖的曹溪惠能大师,对中国佛教以及禅宗的弘化具有深刻和坚实的意义。惠能得到五祖弘忍传授衣钵,继承了东山法脉并建立了南宗,弘扬“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惠能的诗(18篇) 惠能的名句

猜你喜欢

无相颂(亦名《灭罪颂》)

唐代惠能

愚人修福不修道,谓言修福而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若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元在。

若解向心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若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之人能自观,即与悟人同一类。

大师令传此顿教,愿学之人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本身,三毒恶缘心中洗。

努力修道莫悠悠,忽然虚度一世休。

若遇大乘顿教法,虔诚合掌至心求。

无相颂

唐代惠能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祇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祇在目前。

百丈山(亦名卓笔峰)

宋朝许仲蔚

势擎霄汉直,根截乱山兼。

云叶闲铺地,烟煤润洒尖。

远疑题塞雁,高欲篆秋蟾。

倒泻长江水,陶泓未足沾。

古曲偈(《祖堂集》卷十一作《雄颂》)

唐代如体

古曲发声雄,今古唱还同。

若论第一拍,祖佛尽迷踪。

第七十五资福圆相颂

宋朝释义青

一曲两曲深夜弹,松风和雨遇前山。

可怜卞玉离荆岫,谁是知音却取还。

绿腰琵琶(亦云

明朝周宪王

四面帘垂碧玉钩,重重深院锁春愁。

绿腰舞困琵琶歇,花落东风懒下楼。

西芳寺(亦号苔寺)

近现代老舍

老僧禅罢播青苔,引水分沙着意栽。
山色轻添苔色碧,一灯幽处拜如来。

多父敦(亦戴氏物)

清朝王士祯

昨日赋罢《天马鼎》,今日复示古敦牟。

山川连日发光怪,黄白下覆云油油。

此敦形制奇且古,两耳三足穷雕锼。

上作饕餮下蚩尤,细辨非簋非彝舟。

古人一物殚工巧,用盛黍稷神所羞。

珠槃玉敦载盟府,云以歃血亲诸侯。

流传千载历尘劫,却伴高士山之幽。

昭馀自昔称晋薮,侯甲水作青瑶流。

丹枫孤阁踞其上,朝霞暮霭临窗浮。

先生静坐观众妙,图书万卷皆亲雠。

此鼎此敦置左右,苍然古色来商周。

庭列九宾发缇幕,令我一见生叹啾。

长安市儿宝康瓠,金敦玉敦知何求。

什袭归去闭高阁,会有光气腾龙虬。

即事(亦在三阳时作)

宋朝刘铎

地与中州迥,民馀上古淳。

峡长深束渭,路险曲通秦。

烟柳千家晓,风花百里春。

一官如自择,閒处著閒身。

怨歌行(亦见王虚舟集)

明朝解缙

弦奏钧天素娥之宝瑟,酒斟流霞碧海之琼杯。
宿君七宝流苏之锦帐,坐我九成白玉之仙台。
台高帐暖春寒薄,金缕轻身掌中托。
结成比翼天上期,不羡连枝世间乐。
岁岁年年乐未涯,鸦黄粉白澹相宜。
卷衣羞比秦王女,抱衾谁赋宵征诗。
参差双凤裁筠管,不谓年华有凋换。
楚园未泣章华鱼,汉宫忍听长门雁。
长门萧条秋影稀,粉屏珠级流萤飞。
苔生舞席尘蒙镜,空傍闲阶寻履綦。
宛宛青扬日将暮,惆怅君恩弃中路。
妾心如月君不知,斜倚云和双泪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