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唐之淳的诗 > 登崆峒山谒崔府君庙得晖字

登崆峒山谒崔府君庙得晖字

[明朝]:唐之淳

杳杳祠宫压翠微,团团庭树下晴晖。石幢薤叶垂秋露,画壁蛛丝织夜机。

骏马频嘶知路滑,驯乌不动觉云归。欲寻往事题名姓,白发残僧记忆稀。

唐之淳简介

明朝·唐之淳的简介

唐之淳(1350—1401)明浙江山阴人,名愚士,以字行。唐肃子。建文二年,以方孝孺荐,为翰林侍读,与孝孺俱领修书事。旋卒。有《唐愚士诗》。...〔唐之淳的诗(254篇) 唐之淳的名句

猜你喜欢

登崆峒山谒崔府君庙得晖字

明朝唐之淳

杳杳祠宫压翠微,团团庭树下晴晖。石幢薤叶垂秋露,画壁蛛丝织夜机。

骏马频嘶知路滑,驯乌不动觉云归。欲寻往事题名姓,白发残僧记忆稀。

登崆峒山

明朝区大相

闻道无为代,崎岖访道行。

凤笙喧涧溜,云罕绕山坰。

壁削千崖峻,溪回万乘轻。

孤峰类员峤,连岭若层城。

理自窈冥契,神从静默生。

去形遗耳目,忘物废将迎。

雾捲烟扉湿,云开石屋明。

林昏天欲晓,苔滑雨初晴。

愿从轩皇驭,斋心问广成。

崔府君庙

宋朝董嗣杲

灵休远被卫行都,宿有元勋梦又符。
引马拥羊昭景贶,立碑建庙述嘉谟。
九陵荆棘年空往,十进而笙歌景不殊。
莫倚西斋阑槛去,斜阳无语满钱湖。

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晖字

唐代苏瑰

重阳早露晞,睿赏瞰秋矶。菊气先熏酒,萸香更袭衣。
清切丝桐会,纵横文雅飞。恩深答效浅,留醉奉宸晖。

游崆峒山

宋朝赵秉文

圆方相涵浩无穷,巨细长短相穷中。至人遗穷立于独,直与天地相始终。

不离汾水见姑射,心知何处非崆峒。惜哉小智闻道晚,强以耳目寻遗踪。

去城三十里而远,其下闻道轩辕宫。缘云一径羊角上,忽得平壤罗诸峰。

悄然坐我白茅室,目所未击神已通。青山为身涧水舌,宾主相对森谈锋。

是中无问亦无答,一堕观听真盲聋。何人得意乃忘象,岂必日月推屯蒙。

参云亭西山更好,下视落日低金容。归来秀色艳眉颊,梦驾万里西飞鸿。

游崆峒山(1)·其一

明朝岳正

两壁微开一径遥,愁怀到此已全消。鸟声入谷成呼应,山色迎晖欲动摇。

几处悬崖入复定,千寻飞瀑堕还跳。圣恩若许宽羁绁,愿卜幽居作老樵。

崆峒山图为横溪翁赋二首·其二

宋朝刘祖谦

独占名山每羡渠,京尘今日污吟须。西州十载经行处,惆怅云烟是画图。

崆峒山图为横溪翁赋二首·其一

宋朝刘祖谦

好奇仍有客相㩦,绝顶披云快一跻。三十六峰青似染,五年拄笏羡横溪。

平凉诸生从游崆峒山上诗以勖之

明朝许孚远

登山自平地,高以下为基。

脚根如不力,崔嵬焉得跻。

突兀五台峰,中有三天路。

直上万仞冈,虚空更无柱。

所以大易训,礼卑而智崇。

卑法业乃积,崇效德方隆。

文艺道之英,根深枝叶茂。

培养欲沉潜,诵读宜宏富。

人伦庶物间,天则不可违。

要令常著察,内省免瑕疵。

能以无碍心,而行真实地。

高明亦中庸,攸往无不利。

穷达固有遇,尧桀在所趋。

阿衡与陋巷,百代同光辉。

秦俗喜淳庞,况存圣哲矩。

忠信肯好学,一日应千里。

吾愧尔师表,此志良勤劬。

勉旃二三子,迈往毋踌蹰。

宿崆峒山示梁道士·其二·名山多道流

明朝谢榛

名山多道流,谁是还丹客。东望金银台,海天万里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