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郭之奇的诗 > 游滁山二十咏·其一·闰正前望冯邺仙大正邀游醉翁亭

游滁山二十咏·其一·闰正前望冯邺仙大正邀游醉翁亭

[明朝]:郭之奇

十载游心抱白云,醉翁亭记醒中文。分明庆历当时事,五百年馀独付君。

郭之奇简介

明朝·郭之奇的简介

郭之奇(1607年-1662年),字仲常,号菽子,又号正夫、玉溪。广东揭阳县榕城东门(今广东揭阳市榕城区)人。为南明大臣,历任南明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相当宰相)兼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率军转...〔郭之奇的诗(644篇) 郭之奇的名句

猜你喜欢

游滁山二十咏·其一·闰正前望冯邺仙大正邀游醉翁亭

明朝郭之奇

十载游心抱白云,醉翁亭记醒中文。分明庆历当时事,五百年馀独付君。

游滁山二十咏·其十七·出洞扪萝而上为旷览亭亭虽废而远眺独宜

明朝郭之奇

千里川原似一毡,胸中丘壑转悠然。及兹心目方无障,何处云峰欲比肩。

游醉翁亭

宋朝赵秉文

一径入幽谷,磴迂景更延。阳光时翳竹,石色写冷泉。

不见琅琊寺,心知白云边。残僧恋幽景,断臂初非禅。

岁暮少风雪,回禄稍擅权。海内有此亭,夺去宁非天。

中有不坏者,断碑犹宛然。逋民半吴越,过客多幽燕。

树根落断崖,聊挂从军鞭。鸟啼空落日,野色愁寒烟。

月上人归尽,山空水溅溅。

携张嘉运游醉翁亭

明朝潘希曾

雨里登山亦自奇,古亭岑寂话深卮。廿年离合谁能料,一饷阴晴未可期。

鸟唤白云高木落,僧归青壁暮钟迟。酒阑漫复联镳去,明日秋风两地思。

孟夏五日独游醉翁亭得诗四律留赠慧参和尚·其二

清朝薛时雨

一代文章道德高,源开苏海接韩潮。大名岂藉亭为重,遗爱应如社不祧。

薄采蘋繁供野祭,补栽松竹护疏寮。我来合许陪舆从,六一泉邻薛老桥。

雨过醉翁亭三首·其一

清朝王士祯

出郭逢樵牧,桥回境已幽。

门前荇溪石,亭下酿泉流。

禽鸟鸣何乐,松篁飒似秋。

吾生嗟太晚,不及醉翁游。

醉翁亭古梅席上口占·其一

明朝黄廷用

昨宵枕上听风雨,秪恐纷披花欲残。

晓起寻芳来涧外,依然玉树两相欢。

赵太仆脩醉翁亭成招游有赋二首·其一

明朝尹台

醉翁亭倚碧山幽,丽搆新成此共游。一代文章传述作,千秋祠馆寄风流。

水寒石窟鱼能聚,客散林坳鸟未休。欲访琅琊更深处,野风吹暝下前丘。

醉翁亭

明朝文林

翼翼丘亭倚涧濆,亭前草树涧前云。西南正据琅琊胜,今古难追六一文。

客散依然禽鸟乐,山空独有水泉闻。苍头白发聊能醉,不是当时旧使君。

醉翁亭记

宋朝欧阳修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