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柳永的诗 > 鬻海歌

鬻海歌

[宋朝]:柳永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译文与注释


译文

海边的盐民靠什么谋生?女不养蚕织布,男不耕种田地。
衣食来源又不足,靠的是用牢盆熬盐来交纳赋税。
每年的春季和夏季,海潮涨满海滨,潮水退了之后,搜刮含盐的泥土,堆积得大如岛屿。
盐泥经过风吹日晒,增加了盐味,然后在上面灌上海水,淋出盐卤。
淋成的盐卤比海水含盐度大得多,但与盐相比,还淡得多。所以盐民不敢停闲,需要入深山打柴。
明知深山有虎豹也不敢回避。照样日出而去,日夕而还。
船载肩扛,无暇休息。柴投入巨灶,炎炎发热。
从早晨烧到晚上,使海水变成雪白的盐,堆积成高高的盐垛。
从聚集成盐卤到熬制咸盐期间,因无盐可卖,无非靠借贷维持生活。
待盐熬成低价卖给官府得到的钱,首先要还债,借一缗往往要还十缗。
刮泥、淋卤、打柴、熬盐,这样周而复始,没有休息。赋税还未交齐,私债又催逼不止。
为完成制盐任务,驱赶妻子劳动,使他们徒具人形,面黄饥瘦。
煮海的盐民何等辛苦!怎样使国家富裕而人民又不贫穷?
本朝没有一事办得不失当,但愿皇帝的仁爱广及到海滨盐民。
消除战争,停止盐民纳税。国家无战争,就可减少开支,国君就有了余钱,就有能力罢免盐铁赋税。
太平盛世,宰相作用如调味的盐一样,可以辅佐国君,使国家再现夏商周的盛世。

注释

鬻(yù)海歌:此诗原载于元代年《大德昌国州图志·卷六》,题下原注:“悯亭户也,为晓峰盐场官作。”亭户,即盐户。
鬻海之民:指海边靠煮海水卖盐为生的盐民。鬻,一作“煮”。何所营:靠什么谋生。营,谋生。
寥落:稀少。
牢盆:用来煮海水的盆。输征:缴纳租税。
浦(pǔ):水边,这里指海边。
岛屿:盐土堆。
曝(pù):晒。
塯(liù):原意为盛饭的瓦器,这里指用瓦器装海水制作卤。卤(lǔ):盐卤,盐的半成品。
肩擎(qíng):肩扛。擎,往上托,扛。未遑(huáng)歇:无暇休息。遑,闲暇,空闲。
烁:熔炼,即熬煮。
波涛:海水。雪:指雪白的盐。
潴(zhū)卤:积存盐卤。飞霜:指雪白的盐。
假货:同人借贷。糇(hóu)粮:干粮。
微直:微薄的收入。
缗(mín):量词,用于成串的铜钱,每串一千文。
课工程:从事煮盐工程或为交纳盐工赋税。
菜色:饥饿之色。
母富子不贫:指代国家与百姓的关系。
皇仁:皇恩。
甲兵:铠甲和兵器,这里指兵役。辍(chuò):停止。
罢盐铁:废除盐铁税。
相业:宰相的治国之道。尔惟盐:化用《尚书·说命》:“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夏商周时节:儒家理想的太平盛世。

写作背景

《鬻海歌》是北宋文学家柳永创作的一首七言古诗。此诗开头四句领起全诗,以“鬻海”为业而不事耕织的盐民引出盐民煮盐的艰辛;接着二十句写盐民在官租私租逼迫下过着的苦难生活,先是写劳动环境的恶劣,再写劳动过程的漫,加之服徭役的痛苦与官租私租的重重剥削;最后八句是诗人的政治见解,寓讽谏之意。全诗结构谨严,层次井然,不同的艺术手法恰适应了不同内容的需要,卒章显志则体现了曲终奏雅的讽谏之意,读起来似奏章却不失诗味。

作品赏析

此诗可以分为两层,从首句到“虽作人形俱菜色”为第一层,余下为第二层。第一层写盐民的贫穷困苦,开头四句领起全诗,以“鬻海”为业而不事耕织的盐民引出盐民煮盐的艰辛,接着再引出盐民在官租私租逼迫下过着的苦难生活,为第二层作铺垫;第二层则为盐民悲惨的境况向最高统治阶层呼吁,最后以讽谏结尾,恳请罢免煮盐税和劳役。
其中,在描绘煮盐的艰辛时,用铺叙手法层层展现出盐民的劳动过程:“豹踪虎迹不敢避”写出采柴草的危险;“投入巨灶炎炎热”写出煮盐的酷热;“晨烧暮烁堆积高”写出劳动过程的漫长。劳动的艰辛还不足以说明盐民的痛苦,之后的“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二句便在“人形”与“菜色”的对比写出盐民服徭役的痛苦:他们的痛苦更在于官租私租的重重剥削,因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虽作人形,面俱菜色。接着的“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二句则以母子喻政府和人民,说明盐在宋代是由官府专卖,低价收购,官府成为盐民最凶狠的剥削者。这些构成了此诗的又一重要内容。再接着的“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四句则是诗人为盐民请命,祈求朝廷施行仁政,提高盐价,以活民命。由此减少的国家财政收入,只要“甲兵净洗”,去冗兵之弊,就足有余财,尽可罢盐铁之税。最后的“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则表明诗人又寄希望于宰相:像《尚书·说命》所说,治国就像烹饪,宰相即为调味的作料,“若作和羹,尔惟盐梅”,只要宰相得人,恢复“三代治世”是指日可待的,那时,盐民便能安居乐业了。
全诗结构谨严,层次井然,反映了盐民的艰辛生活,深刻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与杜甫、白居易为民疾呼的传统一脉相承,并由盐民之苦生发一番大议论,卒章显志,体现了曲终奏雅的讽谏之意,表达了诗人的政治见解以及对“鬻海之民”的深切关怀,读起来似奏章却不失诗味。艺术上,此诗采用不同的艺术手法以适应不同内容的需要:写艰苦劳动场面,用的是铺叙手法;而接着采用了寓论断于叙事之中的手法揭露高利贷盘剥之重,官府赋税之苛,入官盐价之低,触及封建剥削的实质。前者引起人们对盐民的同情,后者激起读者的不平感。

柳永简介

宋朝·柳永的简介

柳永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北宋著名词人,婉约派创始人物。汉族,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柳永的诗(210篇) 柳永的名句

猜你喜欢

鬻海歌

宋朝柳永

鬻海之民何所营?妇无蚕织夫无耕。
衣食之源太寥落,牢盆鬻就汝输征。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风干日曝咸味加,始灌潮波塯成卤。
卤浓盐淡未得闲,采樵深入无穷山。
豹踪虎迹不敢避,朝阳出去夕阳还。
船载肩擎未遑歇,投入巨灶炎炎热。
晨烧暮烁堆积高,才得波涛变成雪。
自从潴卤至飞霜,无非假贷充糇粮。
秤入官中得微直,一缗往往十缗偿。
周而复始无休息,官租未了私租逼。
驱妻逐子课工程,虽作人形俱菜色。
鬻海之民何苦辛,安得母富子不贫?
本朝一物不失所,愿广皇仁到海滨。
甲兵净洗征输辍,君有余财罢盐铁。
太平相业尔惟盐,化作夏商周时节。

树海歌

清朝赵翼

洪荒距今几万载,人间尚有草昧在。我行远到交趾边,放眼忽惊看树海。

山深谷邃无田畴,人烟断绝林木稠。禹刊益焚所不到,剩作丛箐森遐陬。

托根石罅瘠且钝,十年犹难长一寸。径皆盈丈高百寻,此功岂可岁月论。

始知生自盘古初,汉柏秦松犹觉嫩。支离夭矫非一形,《尔雅》笺疏无其名。

肩排枝不得旁出,株株挤作长身撑。大都瘦硬干如铁,斧劈不入其声铿。

苍髯猬磔烈霜杀,老鳞虬蜕雄雷轰。五层之楼七层塔,但得半截堪为楹。

惜哉路险运难出,仅与社栎同全生。亦有年深自枯死,白骨僵立将成精。

文梓为牛枫变叟,空山白昼百怪惊。绿阴连天密无缝,那辨乔峰与深洞。

但见高低千百层,并作一片碧云冻。有时风撼万叶翻,恍惚诸山爪甲动。

我行万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到此奇观得未曾,榆塞邓林讵足亚。

邓尉香雪黄山云,犹以海名巧相借。况兹荟翳径千里,何啻澎湃重溟泻。

怒籁吼作崩涛鸣,浓翠涌成碧浪驾。忽移渤澥到山巅,此事直教髡衍诧。

乘篮便低泛舟行,支筇略比刺篙射。归田他日得雄夸,说与吴侬望洋怕。

黄海歌

清朝王摅

我所居兮在海滨,未登高丘望远海。

行入深山尽是山,银台金阙瞻安在?

昨投汤院雨翻盆,电激雷轰众壑奔。

兹山雨后当铺海,旋因观海登天门。

天门削成去天尺,历尽危梯上绝壁。

弥勒龛中一宿留,晓起白云千里积。

非烟非雾铺虚空,时为车盖时为龙。

诸峰没趾渐及顶,初由肤寸弥寰中。

天吴仿佛舞其下,万里无际连苍穹。

是时罡风吹蓬蓬,听如击鼓冯夷宫。

更疑射蛟海水赤,一轮照曜扶桑东。

须臾解駮浪纹静,玉池开放千芙蓉。

人间万事皆桑田,惟斯亘古无变迁。

尘寰局蹐真可怜,胡弗蹈海如鲁连。

三山驱走置眼前,对之欲往心悠然。

长愿采药山中眠,朝朝来往蓬莱巅。

帝乡未遂平生志,从此浮槎天汉边。

望海歌

宋朝蒋之奇

我来灵峰□沧海,夜半起坐望海亭。

沈沈水面正阴黑,六龙衔日□未平。

□更阳谷光气发,五色变怪不可名。

洪涛汹涌□鼎沸,蛟蜃伏匿鱼龙惊。

金鸦腾署若木末,烟消雾散□下明。

狂风喧豗簸巨浪,犹似百面雷鼓鸣。

崩腾荡沃□五岳,鳞鬣磨有效地鲸与鹏。

嘈峨忽骇陵谷变,雪山千仞□际横。

飘飘番船随上下,出没仅若水□萍。

忽然风霁□籁息,金斗熨帖一练平。

碧波湛湛千万顷,参错岛屿□杯罂。

三江五湖亦甚大,视此乃类蹄中泓。

琉球佛齐日本国,隐隐微见烟林青。

三山历历亦可数,突兀下有□头撑。

惜哉秦王不此,劳心徒欲求长生。

我虽流落□海上,独此寄寓亦可矜。

行当结茅鍊金液,以待九转□丹成。

仙飞羽化会有日,直跨三岛梯青冥。

他年故人或相问,请来访我于蓬瀛。

望海歌

明朝薛瑄

我生足迹半天下,朅来持节临东夏。万里沧溟入壮观,洞庭彭蠡足惊诧。

三韩之西日本东,元冥少昊回祝融。归墟尾闾杳难测,清江碧汉来无穷。

碣石依稀望中小,天台不断连山绕。烟波明灭散群鸥,云水空青浮众岛。

扶桑渐觉明朝暾,还从海底升金盆。太阴灭尽清辉发,羲和稳驾波无痕。

有时飓母逞神武,冯夷击鼓百怪舞。白浪峨峨摧雪山,黑雾茫茫涨天宇。

三山六鳌安在哉,祖龙已去刘郎来。楼船不复返秦使,云帆更欲寻蓬莱。

雄豪千古俱沦没,唯有潮声尚如昨。从谁海上论盈消,独倚苍山看寥廓。

观海歌

明朝姚岳祥

海水清,涵天浴日无垢冥。

海水广,吞河吸川有消长。

海水深,蛟龙蟠伏杳难寻。

海水阔,归空浩荡竟洞达。

我欲溯流穷其源,颇奈江洋不可前,谁窥浴日与涵天。

我欲控澜扬其波,力不从心可奈何,谁测吸川与吞河。

我欲浮舟问其津,百怪纷纷复芸芸,谁辨蛟龙之神。

我欲横矶濯吾足,万涛奔逐复奔逐,谁捣归墟之谷。

时维四月暂成隙,偶携故人共登剧。

凭高纵眺沧溟宽,依稀欲遇乘槎客。

烛龙蒸郁海若骄,白浪茫茫山欲摇。

恶风昼起鸣蹊马,瘴雾昏笼喷怒潮。

鳌使更番缩不住,蜃楼出没近犹饶。

张帆怯见红旗动,鼓鬣疑将赤岸飘。

更有潢池弄兵者,连艘挝鼓西南下。

扬戈顿使洪涛腥,一炬堪怜万家赭。

白骨漂流葬鱼腹,夜夜水滨新鬼哭。

马上将军知不知,犹向华筵厌粱肉。

万里尧天覆帱均,海隅渺渺念吾民。

寄语将军须努力,好教一战净妖氛。

香雪海歌

清朝文静玉

黄山云海真奇绝,极目波涛任明灭。

参横月落翠羽啼,还向湖阴踏香雪。

是香是雪留春痕,非香非雪招春魂。

六浮阁外万横玉,暝烟疑入罗浮村。

斜阳海气澄,微风海波动。

珊瑚冷挂月轮寒,玉蕊冰花一齐冻。

香耶雪耶两不知,蛟背湘妃寒入梦。

忘机最好伴閒鸥,鹤渚芦田几度游。

一棹渔庄倚秋雪,愿从花海泛扁舟。

南海歌渔

明朝陈洸

海外浓烟忽渐收,扁舟一叶泛中流。

落霞孤鹜齐飞处,极浦遥天一色秋。

断续棹歌风里发,高低渔唱月中酬。

细看渭上鹰扬者,岂肯埋名到白头。

渎山酒海歌

清朝查慎行

云间高生精赏鉴,嗜古搜奇确且赡。朝来导我出西华,指点前朝御用监。

监南新创元都坛,当门老桧青蛟蟠。旧闻酒海今落此,共叹体质犹坚完。

渎山巨璞初无价,谁遣不胫来辇下。至元巧匠雕琢成,万岁山头设高架。

天然位置平不颇,琐窗八面开重阿。石龙吸水上霄汉,倒泻溢为太液波。

波光翻动广寒殿,满瓮蒲桃映华瑱。侍臣多著质孙衣,天子亲临诈马宴。

电转星流四百年,故都何物不推迁。曾承沆瀣依天上,流落人间亦可怜。

亭虚无复朱栏护,颓砌旁连髹器库。天吴跋浪鬐鬣张,只与空庭饱风露。

君不见周彝商斝近来无,形制争传博古图。为池为海将安用,笑尔几同五石壶。

梦游沧海歌

元朝杨维桢

东海之东去国十万里,其洲名十洲。
地方五百里,上有琼涛玉浪出没九岫如罗浮。
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人鸟戏天鹿,昆吾鸣天球。
橘子如斗,莲叶如舟,白凤如鸡,红鳞如牛。
青瞳绿发紫绮裘,日夕洲上相嬉游。
铁崖道人隘九州,凌风一舸来东沤。
始青天开月如雪,锦袍着以黄金楼。
楼中仙人睨物表,瑶笙引鹤缑刍头。
戏弄玉如意,击碎珊瑚。
相招元处士,浩歌海西流。
长梯上摘七十二朵之青菡萏,玉龙呼耕三万六千顷之昆仑丘。
黄河清浅眼中见,海屋老人为我添新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