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注释

①《后汉书·庞公传》:“庞公者,南郡襄阳人也,居岘山之南,未尝入城府。”休过:不过。

写作背景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两首七言绝句。通过诗我们触摸到了诗人徘徊于今日与来日,现实与幻想,入世与出世之间矛盾伤感的魂灵。

作品赏析

既有对那些优游山林,超尘出俗的高人隐士风范的期羡,又暗暗展示自己如隐士般清高雅致的风情,形神超越,物我交融,在这虚与实,真与幻,常与奇意境中用简古冲淡的语句写出了主客双清的两副形象。写景的意象有“秋水”、“野扉”、“梦”、“玄蝉”、“叶黄”、“一树冬青”。疏则给人无限遐想的空间,诗人闲中取神,密则力厚而思沉,“水”、“扉”、“梦”、“蝉”、“叶”、“一树”这一串串写景意象映托着诗人的情愫,涓涓流出,诗便有了低徊婉转,绵密流美之情致了。用字色鲜。色显者如“黄”与“青”,二字色艳,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色隐者如“水”、“梦”、“玄”字,秋水明亮清冷,梦如隔雾看花,玄乃黑而红色,各色杂揉在一起,跳跃动荡,形成神韵独高,意境优美的画面。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李商隐的诗(872篇) 李商隐的名句

猜你喜欢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唐代李商隐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唐代李商隐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访隐者不遇

唐代高骈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访隐者不遇

宋朝宋祁

青萝白石扉,霞薄动春晖。
鹤去书空在,凫閒舄自飞。
骖鸾仙驭远,出岫昔心违。
拂衽雄风动,犹疑御寇归。

访隐者不遇

宋朝吴子文

道人入山访道人,山深俗朴鸡犬驯。
道人不见道人去,{毡占换监}毵草木无边春。

访隐者不遇

唐代高骈

落花流水认天台,半醉闲吟独自来。
惆怅仙翁何处去,满庭红杏碧桃开。

访隐者不遇

宋朝赵汝鐩

两腋乘西风,送我上高岑。
竹根一泉通,石径万木森。
中有隐者居,败屋莓苔侵。
山空人不见,云满挂壁琴。
两鹤出候我,逢迎啄衣衿。
应酬久颇厌,走避不可寻。
谁伴山下去,明月升高林。

集古·访隐者不遇

宋朝李俊民

忽闻春尽强登山,却笑孤云未是闲。

惆怅仙翁何处去,寻真不见又空还。

寻隐者不遇

唐代贾岛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寻隐者不遇

宋朝魏野

寻真误入蓬莱岛,香风不动松花老。采芝何处未归来,白云遍地无人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