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吟风咏月的笔墨生涯匆匆流过,眼底下儿孙小辈日渐增多。有人问我人事如何。人海无边的辽阔,没有一天没有风波。

注释

⑴风月:笔下描绘的清风明月。

⑵儿曹:小儿辈,指晚辈的青年。

⑶人海阔:指人事纷纭复杂。

⑷风波:喻人事的复杂和仕途的艰险。

写作背景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是元代文学家姚燧创作的散曲作品。这支小令从感叹时光流逝开始,写到家庭生活以及人世社会,表达了作者对世事忧虑和对现实不满的苦闷之情。

作品赏析

此曲是老翁自述,回味平生。一次次描绘良辰美景,时光易过,转瞬已是儿女成群,我也垂垂老矣,有人问我怎得此生平安,他们哪里知道,这些年来,我每天都是在风浪尖上度过。此曲结构严谨,无衬字,语意平和而有深味,是典型的文人曲。[2]

姚燧一生仕途坦坦,文名籍籍,故时而流露出志得意满的情绪。但他生活在元代由盛转衰的时期,政治上的内部倾轧,民族关系上的隔阂与岐视,造成了多少宠辱、荣枯的变化。所以发而为诗,又有“取谤因仇恶、贪权失丐闲”的感慨和“荣悴不齐谁使尔,欲将斯理问高空”的惊惧。这说明,他宦海浮沉,已备尝了政治风波的滋味。这种感受,便成为写出有现实意义的作品的思想基础。

这首《阳春曲》是从感叹时光流逝开始的。句中的“风月”,即清风明月,也就是美好的时光。第二句,作者的视线从自己转到家庭。开头两句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情境,构思精巧。它以简淡的文字勾画的这种平静、安稳的生活情境,实际上为下面的转折作铺垫。转折从第三句的设问引起。“有人问我人事如何”,问的是仕途的命运,家事的前途。问题是“有人”提出来的,实际上则表现了作者对世事的惊觉和对前途的忧虑。在回答这个问题时,作者把视线投向了无边的人世,广阔的社会。眼界更开阔,笔力更简劲。作者自问自答:自己像颠簸在无边无际的惊涛骇浪间,不知何日遭忌,所以每日都面临着风险,随时都可能被卷进黑暗的深渊。这就是作者对现实的不满,从中可见有元一代士大夫的苦闷。

姚燧简介

元朝·姚燧的简介

姚燧 元文学家。字端甫,号牧庵,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原籍柳城。官翰林学士承旨、集贤大学士。能文,与虞集并称。所作碑志甚多,大都为歌颂应酬之作。原有集,已散失,清人辑有《牧庵集》。...〔姚燧的诗(80篇) 姚燧的名句

猜你喜欢

阳春曲·笔头风月时时过

元朝姚燧

笔头风月时时过,眼底儿曹渐渐多。有人问我事如何,人海阔,无日不风波。

许子遇示二绝句见索乱道因次韵奉酬·笔头风月无多子

宋朝毛滂

笔头风月无多子,尽是前人追琢余。
岂有声名到温李,仅能楚些属三闾。

阳春曲

唐代李白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春心自摇荡,百舌更多言。

阳春曲

唐代贯休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须似朱云辈,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阳春曲

元朝周巽

东风嘘谷飞香霞,淑气融融催百花。淑鸟间关语庭树,清箫宛转隔窗纱。

雨过御沟流水急,夭桃夹路红云湿。蓬莱宫里翠华来,华萼楼前仙乐集。

殿阁千门御气通,金窗珠户光玲珑。临轩若问司农政,无逸先陈今古同。

万物光辉沾德泽,小臣愚献治安策。鸾声哕哕早趍朝,桑树鸡鸣曙光白。

阳春曲

元朝郭翼

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
宫中裁白苎,犹怯剪刀寒。

阳春曲

唐代李白

芣苡生前径,含桃落小园。
春心自摇荡,百舌更多言。

阳春曲

唐代贯休

为口莫学阮嗣宗,不言是非非至公。为手须似朱云辈,
折槛英风至今在。男儿结发事君亲,须斅前贤多慷慨。
历数雍熙房与杜,魏公姚公宋开府。尽向天上仙宫闲处坐,
何不却辞上帝下下土,忍见苍生苦苦苦。

阳春曲

唐代殷七七

愁见唱阳春,令人离肠结。郎去未归家,柳自飘香雪。

阳春曲

明朝朱高炽

迟迟丽日照春空,阵阵芳尘花信风。

依依弱柳含娇翠,烂烂夭桃埋浅红。

黄莺飞上花间语,似劝游人邀酒侣。

醉烧银烛作夜游,瞬息桃花落红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