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周恩来的诗 >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相逢萍水亦前缘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相逢萍水亦前缘

[近现代]:周恩来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作品赏析

【注释】: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三首诗,作于一九一六年初,以“飞飞”的笔名发表于《敬业》第四期上。?
  诗题中的“蓬仙兄”,是周恩来的同学好友张蓬仙,东北吉林人。他在一九一三年秋和周恩来同时考进天津南开学校,是“敬业乐群会”的三个发起人之一,并任会长。周任副会长兼《敬业》主编。他由东北老家去日本后一年,周恩来也去了日本,常有交往。“九·一八”前后,张蓬仙贫病交加,死于北京。?
  第一首七律,通过与同学好友共同战斗生活的回顾,抒发了为拯救祖国而刻苦自励、热烈期待他日为国立功、在革命胜利之时再与好友欢聚的无畏和乐观精神。第二首是五律,着重抒写了与好友惜别的真挚情感和良好的祝愿。最后一首也是五律,则是对同学好友参加进步学运所取得的成绩的赞扬,表现了周恩来虚怀若谷的谦逊美德。
〖注〗
  【相逢萍水】浮萍随水漂泊不定,常以此比喻人的偶然相遇。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
  【负笈】笈,竹制书箱。负笈,背着书箱,即求学。
  【津门】即天津。
  【扪虱】形容谈话时从容不迫、毫无顾忌的神态。《晋书·王猛传》记载:晋代桓温入关,王猛穿着粗布衣服去拜访他。一见面,就谈论起时事来。交谈时,一边掏摸着身上的虱子,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作者运用这一典故,指与志同道合的好友一起抨击腐败的时政,无所顾忌。?
  【螯】螃蟹的大脚。泛指下酒的菜肴。
  【险夷】危险和平安。这里作偏义词用,侧重指环境的险恶。
  【尝胆】形容刻苦自励。《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越王勾践从吴国回来,把苦胆放在座位上,随时都能够看到,吃饭时也要尝一尝,表示不忘亡国之耻,立志要报仇。
  【敢息肩】息肩同俗语“撂挑子”。敢,这里是岂敢、怎敢、不敢的意思。
  【买邻】择邻而居。《南史·吕僧珍传》记载:宋季雅罢官以后,买了一所房子,和吕僧珍为邻。吕僧珍问房价多少,宋回答说:“一千一百万。”吕僧珍由于季雅出这样的高价而感到奇怪。季雅说:“我拿一百万买房子,拿一千万买你这样的好邻居。”这里意思是说革命胜利时,与好友同欢共聚。
--引自周秉德《周恩来诗联集笺注》序
 

周恩来简介

近现代·周恩来的简介

周恩来 周恩来(1898~1976),字翔宇,曾用名伍豪等,原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淮安。伟大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周恩来的诗(8篇) 周恩来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相逢萍水亦前缘

近现代周恩来

相逢萍水亦前缘,负笈津门岂偶然。
扪虱倾谈惊四座,持螯下酒话当年。
险夷不变应尝胆,道义争担敢息肩。
待得归农功满日,他年预卜买邻钱。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同侪争疾走

近现代周恩来

同侪争疾走,?
君独著先鞭。?
作嫁怜侬拙,?
急流让尔贤。?
群鸦恋晚树,?
孤雁入寥天。?
惟有交游旧,?
临歧意怅然。

送蓬仙兄返里有感·东风催异客

近现代周恩来

东风催异客,?
南浦唱骊歌。?
转眼人千里,?
消魂梦一柯。?
星离成恨事,?
云散奈愁何。?
欣喜前尘影,?
因缘文字多。?

点绛唇·萍水相逢

近现代梁羽生

萍水相逢,便已是琴心先许。
一家寰宇,海内存知己。
纵隔珠峰,难隔天台路。
书此意,意凭风絮,吹向郎边去。

一翦梅·萍水相逢无定居

宋朝石孝友

萍水相逢无定居。同在他乡,又问征途。离歌声里客心孤。花尽园林,水满江湖。烟树微茫带岸蒲。何处长沙,何处洪都。要知安稳到家无。千里征鸿,一纸来书。

谒侯城里有感

明朝谢铎

我忆侯城人,不见侯城里。悲风忽何来,令人泪如雨。

侯城西薄山,侯城东逼海。西山不可饿,东海不可死。

千秋万岁心,悽恻竟谁语。惟应剑光血,夜夜冲斗起。

谒侯城里有感

明朝谢省

侯城里,侯城老人死不死。万丈文光射列星,正流一派分洙泗。

忠肝义胆照冰雪,烈气凭凭塞天地。神游帝侧骑箕尾,行天还整羲和驭。

寒为阳和照为雨,精灵飒爽谁能閟。冥交不用觅逢干,脩撰王郎旧知己。

过侯城里有感

明朝魏泽

笋舆冲雨过侯城,抚景依然感慨兴。黄鸟向人空百啭,青猿堕泪只三声。

山中自可全高节,天下难居是盛名。却忆令威千载后,重归华表不胜情。

乱后返里

唐代李皋

不惜奔波苦,招邀返里门。颓垣留火色,委骨认刀痕。

大漠风声恶,荒原日气昏。邻翁相对语,凄恻不堪论。

将归青齐先送云岩兄返大梁

清朝周在浚

太行南接黄河岸,一片帆开古汴州。欲去空劳亲串望,将归翻使弟兄愁。

乱云碛里空羸马,落日城边拥敝裘。叹息故园多难后,洪涛又报决商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