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别范南伯

[宋朝]:杨炎正

离恨做成春夜雨。添得春江,划地东流去。
弱柳系船都不住。为君愁绝听鸣橹。
君到南徐芳草渡。想得寻春,依旧当年路。
后夜独怜回首处。乱山遮隔无重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酿成这一夜春雨,是我们的离恨别情。把一江春水,都添得岸满潮平。汇同江水一股脑儿,向东方汹涌奔腾。纤弱的嫩柳,怎能挽住船的航行。船走了,令人难以忍受,是摇橹传来的欸乃之声。

您到达南徐,渡口的芳草一片青青。如果您升起春游的豪兴,一准要漫步当年同游的小径。别后会孤独难耐,免不了要回望送别的长亭。乱山像屏障挡住您的视线,看到的只有数不尽的山峰。

注释

1.蝶恋花:词牌名。原唐教坊曲名,本称《鹊踏枝》,晏殊改为《蝶恋花》,又称《江如练》《西笑令》《桃源行》《明月生南浦》《桐花凤》《黄金缕》《卷珠帘》《风栖梧》《一箩金》《望长安》《细雨吹池招》《细雨鸣春沼》《鱼水同欢》《转调蝶恋花》等。双调,上片五句,押四仄韵,三十字,下片同,共六十字。[5]

2.范南伯:范南伯,名如山,字南伯,河北邢台人,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随其父自中原起义南归,为辛弃疾的妻兄。[1]

3.刬(chǎn)地:越是,越发。

4.都不住:都系不住。

5.听鸣舻(lú):舻,同橹。鸣舻,划船时橹摇动所发出的声音。

6.南徐:指江苏镇江。东晋时侨置徐州于京口,后曰南徐。

写作背景

杨炎正《蝶恋花·别范南伯》写作背景

《蝶恋花·别范南伯》是南宋词人杨炎正所创作的一首词。此词的上片从夜雨话别写到春江水涨,登舟启程,表达了临别时的依依难舍之情;下片设想别后,彼此天各一方,被无重数的乱山遮隔,相见无由,抒发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此词融情入景,化故为新;幽畅婉曲,情思绵绵。

杨炎正简介

宋朝·杨炎正的简介

杨炎正 杨炎正(1145—?)字济翁,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杨万里之族弟。庆元二年(1196)年五十二始登第,受知于京镗,为宁县簿。六年,除架阁指挥,寻罢官。嘉定三年(1210)于大理司直任上以臣...〔杨炎正的诗(20篇)〕〔► 杨炎正的名句(7条)
杨炎正简介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