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北禽 > 译文与注释

北禽

[唐代]:李商隐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

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

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即使我能实现美好的愿望,去朝拜蜀帝杜字,又怎么愿意逢着凶猛的苍鹰?精卫不停地投掷小石,妄想把大海填平,大雁含着尖锐的芦苇也难逃弓箭的伤损。我正向那知来不知往的乾鹊,为什么不脱身远遁由南向北飞到雕陵?

注释

⑴北禽:北来的飞鸟。⑵瘴:瘴气,旧指南方山林间湿热蒸郁致人疾病的气。⑶朝:朝拜。杜宇:即杜鹃鸟,传说杜宇本是古蜀国的国君,失国而死,化为杜鹃。⑷苍鹰:性凶恶的猛禽,搏杀小鸟为食。此处代指严酷凶恶的人。⑸填海:指炎帝之女,因游东海淹死,化为精卫,经常衔西山木一石去填东海之事。后常以“精卫填海”喻人意志坚定不移。⑹铦(xiān):锋利。矰(zēng):一种用丝绳系住以便于射飞鸟的短箭。⑺乾鹊:传说中筑巢只取树梢枝而不取堕地桂的鹊。此处意指奋力进取,不甘屈居人下的人。⑻雕陵:地名。《庄子》载庄周在雕陵一带游赏,曾目睹一异鹊自南方来。

写作背景

李商隐《北禽》写作背景

《北禽》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以北方飞来的鸟儿自喻,虽然自认委屈安居于巴江之地,但还时刻担心苍鹰和暗箭的伤害,又以填海失败、避猎未成的精卫鸟和秋雁表现作者怀抱理想、风节耿耿,洋溢着坚忍不屈的精神。全诗比喻巧妙,用典贴切,即鸟即人,物我一体,为咏物之佳作。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李商隐的诗(872篇)〕〔► 李商隐的名句(598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