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剥崔颢黄鹤楼诗吊大学生》赏析

[近现代]:鲁迅

阔人已骑文化去,此地空余文化城。
文化一去不复返,古城千载冷清清。
专车队队前门站,晦气重重大学生。
日薄榆关何处抗,烟花场上没人惊。

第一联:阔人,指国民党官僚。他们运走文物,美其名曰“保护文化”,所以鲁迅说他们“已骑文化去”。这个“骑”字,耐人寻味。文化城,是出自当时一些文人之口。1932年19月11日,在北平的刘复等教授三十多人联名向政府呈文,说北平由许多珍贵文物,又是各种专家的集中地,因此应撤除一切军事设防,宣布北平为不设防的文化城。鲁迅在这里顺便予以讽刺。既然文化已被“保护”而“骑走”,那么,这“文化城”也就空余其名了。
第二联:是说文物被运走,一去不复返了,千年的古城就被冷落地遗弃在那里。这里面也有着深刻的讽刺意义。鲁迅在《崇实》中写道:“倘说,因为古物古得很,有一无二,所以是宝贝,应该赶快搬走的罢,这诚然也说得通的。但我们也没有两个北平,而且那地方也比一切现存的古物还要古。禹是一条虫,那时的话我们且不谈罢,至于商周时代,这地方却确是已经有了的。为什么到撇下不管,单搬古物呢?说一句老实话,那就是并非因为古物的'古',倒是为了它在失掉北平以后,还可以随身带着,随时卖出铜钱来。”这就一针见血地揭穿了反动当局弃城运古物的卑鄙目的.
第三联:是说运古物的专车,一队一队地排列在当时的北平前门火车站,何等威风!对比之下,大学生去抗日吧,“爱国有罪”;走散回家吧,则又挨骂,真是晦气重重。
第四联:日,日本侵略者。薄,同迫。榆关,山海关。烟花,旧时指妓女;烟花场,妓院等场所。是说日本帝国主义已进迫山海关。但哪里看到一点抵抗呢?他们在妓院、舞厅里忙着哪!对于日本人的侵略,他们毫不吃惊,而依然过着荒淫无耻、花天酒地的生活。

鲁迅简介

近现代·鲁迅的简介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的诗(45篇) 鲁迅的名句(55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