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人 > 王则修 > 王则修代表作品

王则修的诗词

共收录〔16〕首清朝·王则修的诗:

本页收录王则修的古诗/代表作品根据时间排序,通过这些王则修古诗词的介绍可以了解名家王则修的诗风。如果您也有喜欢的王则修代表作品、或喜欢的王则修的古诗词,欢迎分享。

蓝桥

清朝:王则修

欲从何处遇仙姬,长板桥头杵捣时。

一碗琼浆甘若蜜,两情胶漆固于丝。

良姻本是由天定,佳偶难为隔地移。

千古裴航真艳福,洞房韵事至今遗。

谒台北文庙感赋

清朝:王则修

四十年前曾谒圣,彬彬礼乐肃宗风。

迄今芹藻香谁采,自昔鸾旗影已空。

美富宫墙千古仰,高坚道德万人崇。

欣看鲁殿岿然在,无复秦灰劫火红。

斗鸡

清朝:王则修

高冠爱戴气熊熊,百战居然武士风。

敌忾何知头尽秃,示威不怕血流红。

生成敢死灵禽勇,一例狂奔走狗功。

怪底子安曾作檄,鼓他人世决雌雄。

子产(七绝限灰真文韵五首)

清朝:王则修

驿垣坏尽岂无因,慢客羁留恼杀人。

东里有词群是赖,晋宫宾馆又重新。

谁具文章润色才,有词东里独恢恢。

尊严郑命无轻亵,全赖公孙黼黻来。

不堪币重困封邻,一纸遗书晋相陈。

羞杀范宣无令德,剧怜象齿自焚身。

敬恭义惠道兼赅,况复精通政治才。

善喻庇身同美锦,何堪学制使人来。

子弟田畴诲殖赅,郑人教养仰贤才。

公孙毕竟称慈母,郇黍流膏遍草莱。

赤嵌楼

清朝:王则修

赤嵌城高雉堞百,参差高瓦鳞鳞碧。

中有楼阁三百年,耸出云霄与天迫。

当年结构自何人,闻说红夷工累石。

筑楼西向海门东,睥睨风樯连舟舶。

俨如铜雀倚天高,又似蜃楼嘘气积。

空中楼阁现奇观,日月星辰去咫尺。

此楼经历几沧桑,雄规壮模犹如昔。

偶临绝顶四徘徊,无限雄心生羽翮。

北望玉山插天寒,南瞻旗鼓两峰擘。

晓日东溟足下生,西屿落霞眼底赤。

上接云汉摘星斗,俯瞰鹿耳春潮白。

壮哉鲲溟一霸图,可怜地主经三易。

茫茫何处辨草鸡,渺渺不见荷人迹。

楼形依旧屹台阳,至今说与谈瀛客。

西门豹

清朝:王则修

不独沉巫俗可移,荒凉邺邑起疮痍。

多君治绩推兴利,渠水长流十二支。

弭兵行

清朝:王则修

列国纷纷兵革起,干戈匝地狼烟紫。

积尸遍野血成河,伤心惨目有如是。

吾闻塞奥衅先开,毕竟威廉为祸始。

雄心妄欲混舆图,不想群猴难虎视。

兵连祸结五经年,一旦雄风随草靡。

天心厌乱悔兵戈,特重美人执牛耳。

会盟华府作葵邱,歃血载书同盛轨。

军储制限十年间,未许亭台增壁垒。

大者八九可成行,小者五六作「六七」。)供驱使。

隆隆炮舰卸轻装,百万舟师还制止。

或散归农事春耕,或授一廛出夫里。

九州不见烟尘生,壮士免赴沙场死。

从兹世界大平和,甲兵尽洗天河水。

君不见武王伐纣告成功,牛放桃林马归市。

又不见汉高灭楚定国基,弓藏高庙悬弧矢。

古来兵凶与战危,圣主偶用非得已。

皇太子巡台(七律限东韵)

清朝:王则修

翩翩鹤驾下瀛东,三祝华封万姓同。

犵草绿迎金辇过,蛮花红待玉车通。

旌旗耀日前星动,扈从如云少海洪。

一道省耕廑睿念,不徒巡狩慕遗风。

题台湾诗醇

清朝:王则修

果然经正思无偏,开卷披吟见昔贤。

个个名高兼望重,篇篇玉润又珠圆。

吉光片羽人争贵,不胫双飞世共传。

三百年来文献考,非徒诗学得真诠。

贾岛祭诗(七绝先韵)

清朝:王则修

诗家心血佛家禅,一岁消磨剩锦笺。

腊酒送归乾净土,吟魂缕缕起浓烟。

论诗(五古)

清朝:王则修

诗学源流远,贞淫寓美刺。

谁将三百篇,以意来逆志。

上窥古风谣,下逮及五季。

说诗如司空,风流不著字。

斯为真言诠,可作诗家秘。

近世少元音,词多反害意。

谁知诗律细,不徒誇腹笥。

班宋擅诗名,香艳各有致。

岛瘦与郊寒,亦自成一帜。

古来诗歌盛,至唐称美备。

不为淫靡词,惟以明大义。

叠韵并双声,得此犹馀事。

试观杜诗史,忠义深托寄。

我台诸诗伯,岂少幽人思。

愿与相切磋,风雅敦古谊。

屯山积雪(五律文韵)

清朝:王则修

极目屯峰上,经年玉屑纷。

天池龙起雨,松壑鹤披云。

彷佛新高映,浑疑富士分。

谁言青不老,头白对斜曛。

穿山甲(七律限先韵)

清朝:王则修

一种生成异物传,身披鳞甲动秋烟。

宛如社鼠穿墉固,亦似城狐据地偏。

穴里春饥寻蚁食,峰头日暮作龙眠。

无能血战玄黄野,流落高冈但蜿蜒。

林圯

清朝:王则修

一向屯兵事垦田,参军拓地至沙连。

泉甘土美难容弃,食尽身歼剧可怜。

姓字尚留原上石,岁时争献墓头钱。

小儒立马秋风里,碑碣搜寻为怆然。

凤凰木

清朝:王则修

丹山片羽下幽蹊,幻作虬枝碧汉齐。

猩色遥连官道晚,浓阴密布驿亭低。

萧萧风动看仪舞,翼翼花飞送马蹄。

劫后剩桐零落尽,让他威镇赤城西。

延平郡王祠古梅

清朝:王则修

骑鲸人去老梅妍,古色寒香二百年。

数点欲流亡国泪,一枝尚带故宫烟。

魂归月下心偏冷,春涌阶前品是仙。

正气独扶王气在,漫将无地为伊怜。

    王则修简介

    清朝·王则修的简介

    王则修简介资料 王则修(1867~1952),谱名佛来,学名文德、则修,号旅中逸老,又号劝化老生,别号花莲港生,曾以「王来」、「王贵」之名发表诗作。台南大目降(今台南新化)人。曾拜卓仰山、林一枝、林飏年为师,二十岁入泮,二十三岁岁考取列一等第一,其后往福州应省试,未第。乙未(1895)割台定议,隔年携家人内渡至漳州府龙溪县,明治三十五年(1902)始返台。后因经商失败,改于故乡新化教读,兼任《台湾日日新报》汉文记者。大正九年(1920)清水杨澄若慕其名,延聘为家庭教师,杨氏逝世后,于大正十四年(1925)返乡设帐授学,名其书斋为「三槐堂」。昭和三年(1928)八月创办「虎溪吟社」,担任社长,后兼善化「光文吟社」顾问。民国四十年(1951)九月及门弟子向全省徵募「眉齐双寿」七律为王则修祝寿,应募者三百馀首,后发行诗册留念。〖参考王则修〈自序〉;龚显宗〈谈《三槐堂诗草》出土的意义〉,收于龚显宗编校《王则修诗文集》,台南市立图书馆出版,2004年,页124;吴新荣《台南县志。卷八。人物志》,1980年;王信雄〈诗翁王则修先生之生平〉,收于《南瀛杂俎》,台南县政府出版,1982年,页89至90。〗王则修作品目前印行者有龚显宗编校《则修先生诗文集》(2004)〖《则修先生诗文集》上册所收《三槐堂诗草》系王则修八十岁时以工整小楷书写,可视为王则修诗集晚年定本。《倚竹山房文稿》虽系文集,仍有部分诗作。下册「杂篇一」收录王则修诗作散稿,「杂篇二」据王金璋所述,页480〈陇头梅〉至页500〈牡丹〉诸诗,系王则修批改其子王如松(攀云)、孙王宝川习作之改槁,今不收录。〗、《则修先生诗文集续编》(2005)〖《则修先生诗文集续编》,书前附乙丑(1925)年「题自画像」、「王氏族谱」等图版,内容分四部分:《三槐堂诗草》(续)、《则修诗集》(一)、《则修诗集》(二)、《则修文集》,时间自1943年11月10日至1948年10月。〗。龚本所据,乃王则修曾孙王金璋所藏手稿及剪报。今以龚本为基础,并核对王金璋所藏原稿,及各报刊、诗选,汰其重覆,依序排列如下:《三槐堂诗草》、《三槐堂诗草》(续)、《倚竹山房文稿》、《杂篇》、《则修诗集》(一)、《则修诗集》(二)及龚本未载诗,此外,王则修孙女王美惠亦收藏部分手稿,其中与王金璋藏本未重覆者,据王美惠藏本辑录。(余美玲、吴东晟撰)...〔王则修的诗(16篇) 王则修的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