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行

[清朝]: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布谷飞来飞去的劝说人们早些耕种,白鹭趁着天晴在天上扑打着翅膀。
在层层石树之间的路上行走,听得山里田园放水的声音。

注释

舂(chōng)锄:白鹭;
扑扑:扑打翅膀。

写作背景

《山行》是清朝姚鼐所作的一首七言诗。诗中描写春耕时节的乡村景象,“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描绘了飞翔的布谷鸟殷勤劝耕,白鹭鸟扑打着翅膀趁着明丽的春光一展风姿。农民放水灌田,构成一幅生机盎然的山乡春耕图。表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以及农作的人们的敬意。

作品赏析

开头两句用形象而整饬的对仗句式刻画两种鸟儿的活动,为写春耕营造一种正当其时的氛围。布谷鸟即杜鹃,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它在南方春天耕种季节鸣叫,它“播谷播谷”的叫声听上去就像在催人种谷一样,所以叫布谷鸟。一“劝”字,将布谷鸟的叫声人格化,形象生动而富有情味。舂锄即白鹭,它也是江南常见的一种鸟类,全身雪白,两腿细长,喜欢在水田与河边活动。这种鸟在水中起飞,很远就能听到翅膀打水的“扑扑”的声音,当它们成群地在清澈的水边、绿色的山野、湛蓝的碧空飞翔时是很美的,所以杜甫留下了“一行白鹭上青天”千古佳句。该诗中,作者着一“趁”字,同样将舂锄人格化,好像它明白风和日丽的大好春光转瞬即逝似的,因此要抓紧时间一展风姿。可以说,春耕期间山间这两种鸟的活动,既将春天的山乡点染得生机勃勃,又为下文写春耕营造了浓浓的氛围。

第三句写扣题发挥,从仰望的角度写山路之陡峭曲曲。从山下向上望去,只见山路盘旋而上,被层层叠叠的树木和岩石遮断阻隔,有时又露出那么一小段,就这样时断时续,蜿蜒而上,层层盘旋,越盘越高,越高越细。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巧妙的视角,将江南山路的特点形象地表现出来了,也凸显了山乡生活的大背景。同时,又暗扣了一“行”,暗写了诗人沿山路而上,边登山边欣赏的情形,给人以无穷的想象和回味。如果没有这一句,那么最后通过山田放水声写春耕也就没有依据了。

最后一句是全诗的主旨所在,写的是山乡农民放水播谷的繁忙景象。诗人关注的是山乡的春耕,此时终于凸现出来了。这时,诗人已经来到了山上。低头俯瞰,只见山下斜坡上面层层如梯的水田平整如镜,在阳光的反射下,带子似的一道道绕在山间;从梯田方向正传来汩汩的放水声。由放水声可以想见农民们巳开始播种稻谷,繁忙的春耕就此拉开序幕。至此,首句布谷鸟的劝耕得到了呼应,全诗的主旨得到了凸显,诗人山行之始就带有的欣喜之情更是溢于言表。作者本来就热爱自然,本来就对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农村生活极为欣赏,当自然景物已经和人们生活和谐地融为一体时,诗人怎能不由衷地赞美和歌唱呢?

该诗写山行所见所闻,构思巧妙,剪裁得体,卒章显“志”,语言清新雅丽,没有冗辞赘语。桐城派主张的“雅洁”和反对“冗辞”,从这里可见一斑。

姚鼐简介

清朝·姚鼐的简介

姚鼐 姚鼐(nài)(1731~1815),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安徽桐城人。清代著名散文家,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姚鼐的诗(454篇) 姚鼐的名句

猜你喜欢

峡路山行即事十首·千里山行一月程

宋朝袁说友

千里山行一月程,攀层蹑级几宵征。
明朝猛入遂宁路,闻说夷途砥样平。

山行

清朝乾隆

万壑千岩宿雾封,朝暾光射见重重。

霜前枫色丹犹嫩,霁后山容翠更浓。

烟坞云程频借问,农夫野叟每相逢。

爱听塞上传闻语,一百年来不举烽。

山行

清朝朱煌

山行终日少人烟,乱石砑䂘一径穿。九折羊肠盘雪岭,半空鸟道插云巅。

每逢折转石偏峭,突遇峰回崖更悬。不历世途危险处,那能平步上青天。

山行

唐代项斯

青枥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

山行

清朝施闰章

野寺分晴树,山亭过晚霞。
春深无客到,一路落松花。

山行

清朝姚鼐

石径幽岩竟日曛,杖藤行逐远樵闻。纵无世外冥鸿翼,犹爱林閒野鹿群。

春渚夭桃无杂树,暮天残雨有行云。故人溪口如相问,何物空山可赠君。

山行

清朝姚鼐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睛。
千层石树遥行路,一带山田放水声。

山行

唐代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清朝乾隆

山行不用命巾车,散步寻幽亦足嘉。

涨影过桥留蘖莽,曦光落涧起烟霞。

园中晴雨峰峰别,塞外暄凉日日差。

何事未曾忘结习,触怀便拟试吟叉。

山行

清朝乾隆

山行寻鹿亦寻诗,妙合而凝巧搆思。

得失非他千古事,文章假我寸心知。

瀑飞绝涧声偏冷,峰较閒云态更奇。

半夏不堪回首忆,绪情欲藉此间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