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李白的诗 >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唐代]:李白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西行经过大蓝山,来到南边的漆林渡。
水色清明倒映青天,森林烟云缭绕如一匹白丝稠。
流水翻腾沸涌,浪涛奔注。
清潭落满天上星光,龙啸水雾如烟。
高耸的岩石上有注公栅,还有突兀而起的陈焦墓。
矗立的山岭,明媚的清川让我频频回顾。
思念万夫子你啊,如同解渴想琼树。
什么时候一起同睹这清丽的光景,吟咏欢乐的佳句。

注释

[1]诗作于唐上元二年,时李白76岁。另有一说此诗作于天宝十三载(754)秋。万巨,原本无注,从卢纶及韩栩两人送万巨诗,可以考知万巨曾为江南幕职,与李白交往时还很年轻。按《宁国府志》卷三十一《人物志·隐逸类》,“万巨世居震山,天宝间以才荐不就。李白有《扶风豪士歌》,即巨也。因巨远祖汉槐里侯修封扶风,因以为名。”
[2]大蓝山,又名兰山,在今安徽省宣城市泾县西南六十里,危崖高耸,下临落星潭。
[3]漆林渡即今章家渡,因绕岸有漆树为林故名。
[4]吞翕(tūnxì),聚合;归并。
[5]沓浪(tàlàng),层叠而涌的波涛。
[6]峣岩(yáoyán)高耸的山岩。
[7]陈焦(?-261)三国时吴丹杨安吴(今安徽太平东北)人。永安四年(261)卒。《吴志·孙休传》称其死后“埋之,六日更生,穿土中出。”
[8]清光(qīngguāng),清美的风采。李白《赠潘侍御论钱少阳》:君能礼此最下士,九州拭目瞻清光。

写作背景

选自王琦辑注《李太白文集》卷十四,另收录于《全唐诗》第一百七十三卷。时李白游历泾县蓝山后又游漆林渡。诗中描写此处的湖光山色,甚为幽美。水中倒影,瀑布奔注,泉水清澈,山峦空青,还有注公栅、陈焦墓等古迹,渴望友人万巨来此相聚同游,共咏佳句。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唐代李白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早过漆林渡寄万巨

唐代李白

西经大蓝山,南来漆林渡。水色倒空青,林烟横积素。
漏流昔吞翕,沓浪竞奔注。潭落天上星,龙开水中雾。
峣岩注公栅,突兀陈焦墓。岭峭纷上干,川明屡回顾。
因思万夫子,解渴同琼树。何日睹清光,相欢咏佳句。

送万巨

唐代卢纶

把酒留君听琴,难堪岁暮离心。霜叶无风自落,
秋云不雨空阴。人愁荒村路细,马怯寒溪水深。
望断青山独立,更知何处相寻。

送万巨

唐代韩翃

汉相见王陵,扬州事张禹。风帆木兰楫,水国莲花府。
百丈清江十月天,寒城鼓角晓钟前。金炉促膝诸曹吏,
玉管繁华美少年。有时过向长干地,远对湖光近山翠。
好逢南苑看人归,也向西池留客醉。高柳垂烟橘带霜,
朝游石渚暮横塘。红笺色夺风流座,白苎词倾翰墨场。
夫子前年入朝后,高名籍籍时贤口。共怜诗兴转清新,
继远家声在此身。屈指待为青琐客,回头莫羡白亭人。

青林渡

元朝张仲深

青林渡头月影微,舍南鸦阵归提提。

澄江入夜客唤渡,短艇剪烛閒裁诗。

田园每为乐事废,鼓角又起残年悲。

十年踪迹半江海,草草杯盘慰别离。

赠翁承赞漆林书堂诗

唐代萧项

轺车故国世应稀,昔日书堂二纪归。
手植松筠同茂盛,身荣金紫倍光辉。
入门邻里喧迎接,列坐儿童见等威。
却对芸窗勤苦处,举头全是锦为衣。

梅林渡怀惠卿

宋朝赵蕃

近城亦复多渔户,作吏聊须似马曹。
更想周家江上屋,竹林梅树出檐高。

次桂林渡宿江岸吴氏

明朝吴与弼

苍山古渡认松林,寓宿江皋舍馆深。少长肃雍挥翰罢,银灯花映读书心。

夜过松江渡寄友人

唐代许浑

清露白云明月天,与君齐棹木兰船。南湖风雨一相失,夜泊横塘心渺然。

晓发桃源渡寄端叔

宋朝释道潜

桃源渡头鸡一鸣,舟子夜起趋南行。

泯泯河流浮落月,萧萧岸木警秋声。

依人翡翠霜翎重,拂棹芙蓉露蕊轻。

为报旧游朝士说,天街何似此中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