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春风吹拂柳絮满店飘酒香,吴姬捧出美酒请客人品尝。

金陵的朋友们纷纷来相送,主客畅饮频频举杯共尽觞。

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比谁短谁长?

注释

⑴金陵:今江苏省南京市。酒肆:酒店。留别:临别留诗给送行者。

⑵风吹:一作“白门”。

⑶吴姬:吴地的青年女子,这里指酒店中的侍女。压酒:压糟取酒。古时新酒酿熟,临饮时方压糟取用。唤:一作“劝”,一作“使”。

⑷子弟:指李白的朋友。

⑸欲行:将要走的人,指诗人自己。不行:不走的人,即送行的人,指金陵子弟。尽觞(shāng):喝尽杯中的酒。觞,酒杯。

⑹试问:一作“问取”。

写作背景

《金陵酒肆留别》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即将离开金陵东游扬州时留赠友人的一首话别诗,篇幅虽短,却情意深长。此诗由写仲夏胜景引出逸香之酒店,铺就其乐融融的赠别场景;随即写吴姬以酒酬客,表现吴地人民的豪爽好客;最后在觥筹交错中,主客相辞的动人场景跃然纸上,别意长于流水般的感叹水到渠成。全诗热情洋溢,反映了李白与金陵友人的深厚友谊及其豪放性格;流畅明快,自然天成,清新俊逸,情韵悠长,尤其结尾两句,兼用拟人、比喻、对比、反问等手法,构思新颖奇特,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品赏析

杨花飘絮的时节,江南水村山郭的一家小酒店里,即将离开金陵的诗人,满怀别绪,独坐小酌。骀荡的春风,卷起了垂垂欲下的杨花,轻飞乱舞,扑满店中;当垆的姑娘,捧出新压榨出来的美酒,劝客品尝。这里,柳絮濛濛,酒香郁郁,扑鼻而来,也不知是酒香,还是柳花香。这么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的画面,该用许多笔墨来表现。此诗只“风吹柳花满店香”七字,就将风光的骀荡,柳絮的精神,以及酒客沉醉东风的情调,生动自然地浮现在纸面之上;而且又极洒脱超逸,不费半分气力,脱口而出,纯任直观,于此,充分显示了李白的才华。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

和风吹着柳絮,酒店里溢满芳香;吴姬捧出新压的美酒,劝客品尝。“金陵”,点明地属江南,“柳花”,说明时当暮春。这是柳烟迷蒙、春风沉醉的江南三月,诗人一走进店里,沁人心脾的香气就扑面而来。这一“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金陵古属吴地,遂称当地女子为“吴姬”,这里指酒家女。她满面春风,一边压酒(即压酒糟取酒汁),一边笑语殷勤地招呼客人。置身其间,真是如沐春风,令人陶醉,让人迷恋。

这两句写出了浓浓的江南味道,虽然未明写店外,而店外“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杨柳含烟的芳菲世界,已依稀可见。此时,无论是诗人还是读者,视觉、嗅觉、听觉全都调动起来了。

“柳花”,即柳絮,本来无所谓香,但一些诗人却闻到了,如传奇“莫唱踏阳春,令人离肠结。郎行久不归,柳自飘香雪。”“香”字的使用,一则表明任何草木都有它微妙的香味,二则这个“香”字代表了春之气息,这不但活画出一种诗歌意境,而且为下文的酒香埋下伏笔。其实,对“满店香”的理解完全不必拘泥于“其柳花之香”,那当是春风吹来的花香,是泥土草木的清香,是美酒飘香,大概还有“心香”,所谓心清闻妙香。这里的“店”,初看不知何店,凭仗下句始明了是指酒店。实在也唯有酒店中的柳花才会香,不然即使是最雅致的古玩书肆,在情景的协调上,恐怕也还当不起“风吹柳花满店香”这七个字。所以这个“香”字初看似觉突兀,细味却又感到是那么妥贴。

“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金陵的一群年轻人来到这里,为诗人送行。饯行的酒啊,你斟我敬,将要走的和不走的,个个干杯畅饮。也有人认为,这是说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遽别;告别者要走又不想走,无限留恋,故“欲行不行”。

李白此行是去扬州。他后来在《上安州裴长史书》说:“曩昔东游维扬,不逾一年,散金三十余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此则白之轻财好施也。”李白性格豪爽,喜好交游,当时既年轻富有,又仗义疏财,朋友自是不少。在金陵时也当如此。一帮朋友喝酒,话别,少年刚肠,兴致盎然,没有伤别之意,这也很符合年轻人的特点。“尽觞”,意思是喝干杯中酒。“觞”,酒器。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一行,诗人是快乐的。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时节,一个让人留恋的地方,诗人却要走了。面对美丽的江南风物和朋友们的盛情挽留,诗人依依不舍,他在想:怎样才能表达自己的无限惜别之情呢?也许饯别的酒店正面对大江,诗人顺手一指,以水为喻:“请你们问问那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

情感是抽象的,即使再深再浓,也看不见摸不着;而江水是形象的,给人的印象是绵绵不绝。但诗人不是简单的相喻,而是设问比较,迷迷茫茫地,似收而未收住,言有尽而意无穷,给人以想象的空间。采用这种表现手法,李白可能受到前人的启发,如谢朓就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但李白写得更加生动自然。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有异曲同工之妙。

此诗构思巧妙。首句”风吹柳花满店香“,是阒无一人的境界,第二句”吴姬压酒劝客尝“,当垆红粉遇到了酒客,场面上就出现人了,等到“金陵子弟”这批少年一涌而至时,酒店中就更热闹了。别离之际,本来未必有心饮酒,而吴姬一劝,何等有情,加上“金陵子弟”的前来,更觉情长,谁也不愿舍此而去。可是偏偏要去,“来相送”三字一折,直是在上面热闹场面上泼了一盆冷水,点出了从来热闹繁华就是冷寂寥落的前奏。李白要离开金陵了。但是,如此热辣辣的诀舍,总不能跨开大步就走吧。于是又转为“欲行不行各尽觞”,欲行的诗人固陶然欲醉,而不行的相送者也各尽觞,情意如此之长,于是落出了“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的结句,以含蓄的笔法,悠然无尽地结束了这一首抒情的短歌。

很多人写离别,大多少不了言愁,所谓“离愁别绪”。然而,李白这首诗中连一点愁的影子都不见,只有别意。诗人正值青春华茂,他留别的不是一两个知己,而是一群青年朋友。这种惜别之情在他写来,饱满酣畅,悠扬跌宕,唱叹而不哀伤,富于青春豪迈、风流潇洒的情怀。

李白简介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汉族,祖籍陇西成纪。一说出生于碎叶城(当时属唐朝...〔李白的诗(1340篇) 李白的名句

猜你喜欢

金陵酒肆留别

唐代李白

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

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金陵酒肆赠茅平仲

明朝吴稼竳

暮年看尔壮心孤,落落酣歌击唾壶。
但数一钱怜姹女,才夸千骑笑罗敷。
梨花雨湿红襟燕,杨柳春藏白项乌。
欲向卢家借双桨,莫愁不是旧敷湖。

金陵酒兴

明朝吕渊

奉使南行属暮秋,长途千里去悠悠。

青山满眼遍京口,画舫连樯遮石头。

抚景信知天地客,感怀无奈古今愁。

一尊且作簪缨会,痛饮厌厌夜不休。

江陵酒中留别坐客

唐代吕温

寻常纵恣倚青春,不契心期便不亲。
今日烟波九疑去,相逢尽是眼中人。

留别金陵

明朝曹学佺

微月斜阳影已低,霜风四起夕凄凄。
乌生两翼不飞去,只在白门城上啼。

留别金陵诸公

唐代李白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

留别金陵故旧

宋朝曾丰

公家事毕更何为,回眷钱塘臂欲飞。
留客故人虽意厚,倚门有母待儿归。

留别金陵诸公

唐代李白

海水昔飞动,三龙纷战争。钟山危波澜,倾侧骇奔鲸。
黄旗一扫荡,割壤开吴京。六代更霸王,遗迹见都城。
至今秦淮间,礼乐秀群英。地扇邹鲁学,诗腾颜谢名。
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
香炉紫烟灭,瀑布落太清。若攀星辰去,挥手缅含情。

金陵白下亭留别

唐代李白

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

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

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言。

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发金陵留别一二同志

元朝黄溍

盛名不易居,直道我所遵。虽枉嘉遁志,未渝白圭言。

罢钓出沧海,迥帆溯江濆。城闉远灭没,风水屡崩奔。

萧条故交地,怆悢游子魂。始雷茂阳泽,孤生限穷鳞。

沈翔自殊势,衰荣实同根。战胜物可遗,目击道已存。

乘桴讵无取,绝弦难具论。寄言同心子,毋徒念加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