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陶渊明的诗 > 杂诗 其五

杂诗 其五

[魏晋]: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作品赏析

其五(1)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2)。
猛志逸四海,骞翩思远翥(3)。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4)。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5)。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6)。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7)。
前涂当几许?未知止泊处(8)。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9)。
[注释]
(1)这首诗首先回忆自己少壮之时的宏伟志向和乐观情绪,充满勃勃的生机;但是随着时光的流
逝,诗人感到不仅气力渐衰、日觉不如,而且昔日的猛志已经减退,内心充满许多忧虑。眼见光阴茬
苒,却又一事无成,更使诗人忧惧无限。
(2)无乐自欣豫:没有遇到值得高兴的事情,内心也自然欢喜。欣豫:欣喜,愉快。
(3)猛志:谓雄心壮志。逸:奔驰,超越。骞翩(qiānhé 千和):高高地展翅。赛:高举,飞
起。翩:指鸟的翅膀。远翥(zhù铸):远飞。翥:飞举。
(4)荏苒(rěnrān 忍染):时光渐渐过去。岁月颓:时光消逝。此心:指“无乐自欣豫”和“猛
志逸四海”。
(5)值欢无复娱:与“无乐自欣豫”相对应,是说遇到值得高兴的事情,内心也不感到愉快。每
每:经常。
(6)日不如:一天不如一天。
(7)壑(hè贺)舟:《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
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比喻事物在不断变化,不可以固守。陶诗借用此典故,是比喻不断流逝的时
间。须臾:片刻。住:停留。
(8)徐:同“途”。儿许:几多,多少。止泊处:停船的地方,这里指人生的归宿。
(9)惜寸阴:珍惜短暂的时间。(淮南子?原道训):“故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
得而易失也。”阴,指日影,光阴。
[译文]
忆我当年少壮时,
虽无乐事自欢娱。
胸怀壮志超四海,
展翅高飞思远去。
岁月渐移光阴逝,
当年心志日消除。
虽逢乐事难欢快,
每每心中多忧虑。
气力渐觉在减退,
我身已感日不如。
自然总在变化中,
使我不得停脚步。
未卜前程有多少,
谁知归宿在何处。
古人珍惜寸光阴,
念此使人心恐惧。
-----------孟二冬《陶渊明集译注》-----------

陶渊明简介

魏晋·陶渊明的简介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又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汉族,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陶渊明的诗(174篇) 陶渊明的名句

猜你喜欢

杂诗 其五

魏晋陶渊明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杂诗·其五

近现代郑孝胥

此都据高原,旷阔亦可喜。期年增万户,奔凑无远迩。

陶渔年于帝,所居辄成市。四海闻新京,鼎铛犹有耳。

老夫谬承之,自顾已暮齿。求贤竟何得,徒愧天下士。

杂诗·其五

近现代郑孝胥

林外明霞一霎明,满庭柳浪碧云生。西风妙解销残暑,祇在萧萧带雨声。

杂诗·其五

近现代郑孝胥

竖子终何成,时哉无好手。狂夫复登高,临江作重九。

杂诗·其五

宋朝刘攽

齐有梁丘据,晋有乐王鲋。据能爱晏婴,鲋欲残叔誉。

二臣嬖两朝,事君为悦豫。景有尚贤志,据逆以为助。

平失宥善心,鲋乃速其去。毋以据为贤,易地则同趣。

丈夫处世间,必有遇不遇。岂无觉者乎,正色君亦悟。

区区嬖幸徒,何忍就朋附。

杂诗·其五

宋朝沈辽

少小负不羁,长大好丘壑。

天事与人为,信哉何寥廓。

乃知戛戛行,皆为名所缚。

宁为琐琐人,有非利所攫。

至行本无为,俗论自美恶。

强行或颠沛,终始岂亿度。

朱张信吾师,王贡不可作。

咄咄辕门驹,毋以吾斟酌。

杂诗·其五

明朝彭孙贻

颓垣没短蒿,病犬眠不吠。

中有人腰镰,荒田自锄菜。

杂诗·其五

明朝胡俨

幽谷有芳兰,绿叶纷旖旎。光风泛丛薄,香气被华藿。

本无艳阳姿,蜂蝶何斐斐。既自远荆棘,乃复杂蓬枲。

佳期殊未央,临风益嗟只。

杂诗·其五

明朝梁以壮

李斯忆黄犬,石崇悔珍宝。

上蔡打猎时,直欲射鹿倒。

锦障十里开,亦复自欲老。

快心不知极,江河势瀚灏。

天岂爱骄盈,彼已得志早。

胡不鉴劳人,终日求草草。

草草不易得,百端在怀抱。

杂诗·其五

明朝朱纯

南山有佳木,移栽玉堂阴。

既蒙阳和德,蓊然欲成林。

托根未及固,霜雪忽见侵。

无由返故土,空怀岁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