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纳兰容若的诗 > 浣溪沙·古北口

浣溪沙·古北口

[清朝]:纳兰容若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在杨柳依依的季节,我骑着骏马远行,春天北来的大雁都是去年去南方过冬的,只身在外,已经换了季节,有谁为我打点行装,替我换上春天的衣裳呢?

自古以来,闲情逸致只能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而我这一春幽梦,追逐着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刚刚寄走家书,只说自己离家太久。

注释

①浣溪沙:词牌名,小令,又名《满院春》《小庭花》等,因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双调,四十二字,前段三句,三平韵,后三句,两平韵。

②古北口:长城的重要关口,地势险峻,在今北京密云县境,为北京与东北往来的必经之路。

③北来征雁:大雁每年春分节令前后从南方北归,以其前一年秋分时节由北南飞.故云北归雁为“旧南飞”

④春衣:春季穿的衣服,相对冬衣而言。

⑤终古:往昔,自古以来。闲情:悠闲、清闲之情。落照:落日之光。杜牧《洛阳长句》:“桥横落照虹堪画,树锁千门鸟自还。”

⑥幽梦:隐约的梦境游丝:飘动着的蛛丝。晏殊《蝶恋花》: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

⑦刚道:只说。

写作背景

《浣溪沙·古北口》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一首词。上片写此次出行的经过,重点写景。下片进一步借景抒情,表达对爱人的思念和心中的惆怅。全词清新自然,不加雕饰,真挚朴素。

作品赏析

文学赏析

上片从景色入笔,前两句“杨柳干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主要写眼前的景物,千万条柳丝在微风吹拂下摇摇摆摆,好像是在迎送这飞扬的马蹄;去年秋天往南飞的大雁,现在也飞回北方了。“客中谁与换春衣”,既是抒情,也是上片的点睛之笔。自己扈驾在外,没有爱人在身边,又有谁来给自己换春衣。盎然的春意与心中惆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下片进一步借景抒情,“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通过“落照”“游丝”这两个意象,苦闷之情跃然于纸。词人只好把自己的闲情逸致寄托在落日的余晖上。梦境中,竟然隐隐约约追逐飘荡在空中的蜘蛛丝。这是作者对自己常年忙于侍卫职责,在消磨青春时光的扈从出巡中难得自由的慨叹,当然也流露出其对这种生活的厌倦。只能通过自然之景消磨时光。结尾一句“信回刚道别多时”,读来既心酸,又欣慰。心酸的是,纳兰的心真的就像孩子一样,与爱人的一点点离别都会讣他难以承受;欣慰的是,不管纳兰身在何处,心里都牵挂着自己的爱人,尽管分别的时间很短暂,他却觉得已经很漫长了。这样的男子,无论是哪个女子都会为之心动,并愿意为他守候。

全词表达了词人厌于扈从生涯,思念家乡、思念闺中妻子的情怀,不加雕饰,真挚朴素。

名家点评

清代学者陈廷焯《云韶集》:“情景兼胜。”

纳兰容若简介

清朝·纳兰容若的简介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纳兰容若的诗(262篇) 纳兰容若的名句

猜你喜欢

浣溪沙·古北口

清朝纳兰容若

杨柳千条送马蹄,北来征雁旧南飞。客中谁与换春衣。

终古闲情归落照,一春幽梦逐游丝。信回刚道别多时。

古北口

清朝顾炎武

雾灵山上杂花生,山下流泉入塞声。
却恨不逢张少保,碛南犹筑受降城。

古北口

清朝纳兰容若

乱山入戟拥孤城,一线人争鸟道行。
地险东西分障塞,云开南北望神京。
新图已入三关志,往事休论十路兵。
都护近来长不调,年年烽火报生平。

古北口

宋朝刘敞

束马悬车北度燕,乱山重复水潺湲。本羞管仲令君霸,无用俞儿走马前。

古北口

宋朝赵秉文

几家墟落兵戈外,数亩荒田谷涧中。日暮围场来野鹿,令人长忆笔头公。

古北口

明朝倪敬

虎豹森严雉堞牢,乱山如戟入云高。

驱车直上西冈顶,沙漠依稀见白旄。

出古北口

清朝永瑆

复岭风云郁,层关霄汉开。

古愁输远浪,寒色上荒台。

饮马生泉遍,连烽到海回。

悠然一片月,曾照旧龙堆。

出古北口

清朝乾隆

栖山驾海带秦辽,拓抱中原迥近霄。

此日无烦誇地险,当年见说控天骄。

金瓯讵恃一丸固,玉烛恒惭六幕调。

来往巡农兼阅武,万年家法仰神尧。

入古北口

清朝乾隆

曦影小春明,雄关返跸旌。

苍山渐缥缈,绿树尚逢迎。

闾左诚云庶,岩巅已遍耕。

亸鞭非问景,民务动萦情。

出古北口

清朝乾隆

霁景嶙峋朗晓山,古来控北数雄关。

常修塞狝三秋过,早见岩枫一树殷。

埤堄几重就颓废,工商万室辏廛阛。

于今惟廑怀柔备,外户伊犁讵此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