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与注释


译文

久旱不雨,大地焦渴,庄稼旱得快要枯死,而一场充满生机的喜雨甘霖,及时将天地万物浸润个透湿,大地又有了生机,一切在风云突起中变得壮观雄奇。天天盼雨的农夫,高兴地披着蓑衣在雨中狂舞,不管那蓑衣是舞掉还是舞破,连同我,也手舞足蹈,欢喜的不知如何是好。

注释

①万象: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或现象,苏轼《海市》:“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有贝阙藏珠宫。”

②沾濡(ru):润湿,润泽。

③和余:连同我。

④无是处:犹言不办法、不得了。

写作背景

《得胜令·四月一日》是元代文学家张养浩的作品,叙述描写了久旱之后,来了一场及时雨,庄稼得以丰收,农夫欢喜欣喜之情。

作品赏析

久旱逢甘雨,自然是喜不自禁,农夫舞破蓑衣,连父母官也跟着欢喜,一句“舞破”,写出人们的欣喜若狂。而结尾“欢喜的无是处”,表现出作者与民同乐的激动心情,一语简单正常,却更显作者的拳拳爱民之心,也使小令更显亲切真实的情味。

诗歌中的“破”字与题目中的“喜雨”相呼应。当万物陷入干涸,一场雨倾然而下,这是何等值得让人欣喜若狂啊!!农夫们舞破了蓑衣。

张养浩简介

元朝·张养浩的简介

张养浩 张养浩(1270—1329),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又称齐东野人,济南(今属山东)人,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历任县尹、监察御史、礼部尚书等职。至治元年(1321),因上书谏元夕放灯得罪辞官,隐居故乡。至顺...〔张养浩的诗(50篇) 张养浩的名句

猜你喜欢

得胜令·四月一日

元朝张养浩

万象欲焦枯,一雨足沾濡。天地回生意,风云起壮图。农夫,舞破蓑衣绿;和余,欢喜的无是处。

四月一日

明朝王夫之

莫更惜春光,条条爱景长。楝花三日雨,燕子一襟凉。

鱼影深摇绿,梅腮巳上黄。韶华读史过,天地尽清狂。

四月一日雨

明朝景翩翩

九十春光已暗过,雕阑花信竟如何。
应知雨意和愁约,雨到床头愁亦多。

四月一日舟中

宋朝晁公溯

渺渺无风浪自平,顺流乘晓放舟行。
汀苹不与春同老,池草能随梦复生。
山色向人元不改,年华转景未须惊。
故人相会无多日,有酒何妨为我倾。

四月一日早闻莺

元朝方回

客里花都尽,初闻晓树莺。
莺声虽已老,毕竟是莺声。

四月一日始闻莺

宋朝舒岳祥

是是黄莺爱绿阴,数声消遣别春心。
傍人只把莺花并,不道花时却懒吟。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唐代白居易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和微之四月一日作

唐代白居易

四月一日天,花稀叶阴薄。
泥新燕影忙,蜜熟蜂声乐。
麦风低冉冉,稻水平漠漠。
芳节或蹉跎,游心稍牢落。
春华信为美,夏景亦未恶。
飐浪嫩青荷,重栏晚红药。
吴宫好风月,越郡多楼阁。
两地诚可怜,其奈久离索。

四月一日同潘何小酌

宋朝张耒

今晨一杯酒,相属送归春。
明年东风至,何处复迎新。
悬知柯山下,犹作未知人。
来者事如梦,未至难预论。
且使饮此酒,陶然付大钧。

四月一日过江赴荆州

唐代张说

春色沅湘尽,三年客始回。夏云随北帆,同日过江来。
水漫荆门出,山平郢路开。比肩羊叔子,千载岂无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