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河中

[唐代]:李商隐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宗庙已平安无事,乘舆亦已返回;奉天城里的战垒,而今长满春苔。
牺牲在咸阳原上的那些英雄白骨,多半曾经在浑瑊的家中养过马来。

注释

⑴浑河中:指浑瑊(jiān),唐代中期的著名将领,因浑瑊在收复长安后,治河中(今山西永济西蒲州镇)十六年,故称浑河中。
⑵九庙无尘:即指唐朝祖庙完好,乱事平定。九庙: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汉书·王莽传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庙。”《旧唐书·玄宗纪》载:“开元十年(722)六月,增置京师太庙为九室。”八马:亦称“八骏”。这里指皇帝的车驾。李商隐《九成宫》:“云随夏后双龙尾,风逐周王八马蹄。”
⑶奉天:今陕西乾县。城垒:城池营垒。汉桓宽《盐铁论·繇役》:“自古明王不能无征伐而服不义,不能无城垒而御强暴也。”
⑷咸阳原:指京畿一带,包括从奉天到长安郊区,即浑瑊当年转战的地区。
⑸君家:敬词。犹贵府,您家。《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养马:这里用金日磾典,见《汉书·金日磾传》。

写作背景

《浑河中》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作品。此诗赞颂浑瑊,不仅突出其复京卫城的大功,并且赞颂其忠谨谦慎的品德,虽系咏史之作,但抚今追昔,蕴含有现实的感概。首句写长安光复,唐德宗回京;次句说曾经进行过激烈保卫站的奉天,城垒上已长满碧绿的苔藓,以此渲染克定叛乱后的和平宁静气氛;后两句既暗用“养马”事以金日磾比浑瑊,赞颂其忠诚谦慎的品德,又借咸阳原上有英雄之名的累累墓冢,所埋者有半数原属浑瑊门下的厮养,来突出浑瑊的贡献和身份。全诗深衷浅貌,词显意深。

作品赏析

此诗题注:浑瑊与李晟同平朱泚。唐德宗还宫,以浑瑊为河中尹。诗人以“浑河中”作为诗题,其崇敬与赞美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这是一首别具一格的赞美之歌。它不直写壮怀激烈的战斗场面,也不迳描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而仅仅是抽写了平叛战争结束的平安情景,以引起读者对严峻而激烈的战争过程的追想,从中感知英雄的丰功伟绩,给人留下饶有深意的回味。
“九庙无尘八马回”,起句突兀,直笔铺写奉天保卫战的胜利景象。以“九庙”象征着唐朝帝王的权力统治;以祖庙没有蒙尘象征着唐皇政权仍然在握。正如李晟《复京露布》所云:“臣已肃清宫禁,祇谒寝园,钟簴不移,庙貌如故。”在古代诗文著作中,“蒙尘”一词是用来专指帝王失去政权,流亡在外的。《左传·僖公二十四年》云:“藏文仲对曰:‘天子蒙尘于外,敢不奔向官守?’”《后汉书·刘虞传》亦云:“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此诗中的“九庙无尘”,却以形象的语言道出了唐皇政权的固若金汤,未遭破损。京都收复,祖庙无损,逃往奉天的唐皇也就平安无虑地返京了。“八马回”三字,生动地表现了近臣卫将们守护着唐皇重返京都的浩荡大军之盛况,以及安坐车驾中的唐皇那满面春风的愉悦神情,堪称神来之笔。如果说“九庙无尘”侧重于静态描写以说明唐朝政权未遭倾覆的话,那么“八马回”则侧重动态描写以显示唐皇权力的重又复生。动静相谐而手法灵活,铺叙渲染而寓意深远。既然叛乱平息了,那么社会从此也就出现了安定平稳的局势,“奉天城垒长春苔”便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当年奉天保卫战的城垒,现今已长满了碧绿的春苔,这句诗很容易激起人们深沉的历史之感,从而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之中。开头这两句诗,诗人完全是用典型形象说话,以“九庙”的“无尘”,“八马”的“回”返,“城垒”的“春苔”,来象征战乱的平息,形势的安定。而“春苔”之“长”,又从时间概念上给人以社会长治久安的联想,所有这一切,又都是诗人所要赞美的主人翁——浑瑊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之所在。笔法回环曲折,语意深蕴悠远。别开生面,不落俗套。
如果说前两句是以叛乱平息和社会的安定来突现浑瑊卓异功绩的话,那么后两句便是以浑瑊子弟和家丁的英雄气概来进一步衬托出他杰出的军事才能,“咸阳原上英雄骨”一句,诗人将人们的视野一下子牵引到广袤的历史古战场——“咸阳原”。就在这一片不寻常的原野上,埋葬着多少爱国精英的铮铮豪骨啊!而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爱国精英,又恰恰是“半向君家养马来。”“养马”,这里是用典。据《汉书·金日磾传》云:“金日磾,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与母弟俱没入官,输黄门养马,拜为马监,迁侍中。后以讨莽何罗功封侯。”《浑瑊传》称“物论(当人议论)方之金日墠”。此诗中的“养马”,不是指浑瑊,而是翻用指他手下的仆役。他们都一道随从浑瑊作战,英勇顽强,结果都立了功。浑瑊的随从仆役皆如此英勇无畏、战功显赫,那么作为他们的将领与主帅的浑瑊,其英雄业绩之卓异,就更不用多说了。如此衬托,笔墨经济;意在言外,主旨突出;翻用典故,自然贴切,收到了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
这首诗深衷浅貌,词显意深。它通过层层衬托之法咏赞浑瑊的英雄业绩;而进一层看,咏赞的骨子里却又隐寓着诗人自己怀才不遇、宏愿难遂的怨恨。此之谓“借他人酒杯以浇胸中块垒”也。李商隐是一个关心政治、志向远大的诗人,然而他却偏偏处在牛、李两党激烈斗争的夹缝中,“有志不获骋”,充当牺牲品,报效祖国的机遇始终与他无缘。他既羡慕浑瑊能在维护祖国统一的战斗中建立奇功,也渴望能像浑瑊的部下那样幸遇其主、奋战沙场,一表爱国之忠心赤胆。多半出身于“养马”的仆役尚且能够建功立业、报效祖国,而“满腹经纶”、素有怀抱的诗人自己却碌碌无为、壮志难酬。相比之下,该是多么惭愧,多么悲伤啊!在对浑瑊及其部下的赞美声中,读者似乎听到了诗人那悲士不遇的凄楚哀叹。结合唐王朝由“中兴”走向末路的衰败趋势,此诗还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国无良将的隐忧,寄托了对国事的深深感慨。对于这样一首言简意赅,含蕴深折的诗,纪昀却认为“此诗亦浅”。对此,张采田在《李义山诗辨正》中已加以驳斥。张氏虽加驳斥,然未作阐析,难以理服。纪氏的理解和张氏的驳斥仅仅着眼于绝句诗体的形式,而未能从此诗的深层意蕴去发掘它的内涵,难免皮相之论,这也正好说明他“用意深微”的咏史诗的风格特征。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公元813—858),字义山,号玉谿生,又号樊南生,汉族,唐朝怀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是唐朝著名诗人。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李商隐的诗(872篇) 李商隐的名句

猜你喜欢

浑河中

唐代李商隐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浑河中

唐代李商隐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浑河

清朝缪公恩

浊流直拟下昆崙,襟带陪都众水尊。捲地东来山作障,排空西去海为门。

声摧雪浪惊雷起,势压风湍阵马奔。多少黄沙埋白骨,谁凭杯酒吊英魂。

晓渡浑河

清朝缪公恩

未动荒鸡夜寂寥,风吹雪浪冷萧萧。为看沙上青霜迹,已有行人早度桥。

暮过浑河

清朝缪公恩

白草荒芦秋色凄,长河光浸暮云低。凉波喷雪风声急,古木含烟日影迷。

隔浦人家空寂寂,绕塍禾黍尚萋萋。一鞭遥指残阳路,不计归程信马蹄。

晚渡浑河寻宝林寺

明朝区大相

人天若远近,欲往更沉沉。

问水寻沙界,看山入宝林。

板桥昏骇马,松径晚惊禽。

此是西来路,恒河更几深。

过草桥桥西二水清浊划然至桥东乃合流土人云清者自西山来浊者浑河也

清朝王士祯

垂杨匝地板桥横,沙路青驴得得行。

偶坐濠梁忘日暮,可怜泉水在山清。

纪行诗十首·其五·自顺宁府历坳儿岭临浑河上源过鸡鸣山晚宿雷家驿

元朝周伯琦

郡治颇清旷,民俗亦朴淳。川原西成饶,景物娱征晨。

登顿未及晡,修岭忽前陈。乱石森礧礧,浊流奔沄沄。

斗崖鸣澒洞,险径缘鄂龈。园林暗回堤,峰巘排秋旻。

海鹏奋凌风,江蛟歘乘云。鸡鸣俗语传,世远昧所因。

招提据危巅,略物横天津。睥睨穷豪芒,翕忽丛鬼神。

六龙行中天,壮观齐昆崙。造设开辟先,显耀当兹辰。

垂髫耳已熟,华巅目方亲。甚欲恣冥搜,赤日昏黄尘。

纪胜犹挂漏,观风能宣旬。

移河中

宋朝张琚

耕战连年废,吾知有此行。条山犹在眼,渭水若为情。

饱肉豺狼喜,倾巢燕雀惊。西楼今夜月,愁绝是空城。

经河中

唐代顾非熊

一望蒲城路,关河气象雄。楼台山色里,杨柳水声中。
思起怀吴客,行斜向碛鸿。我来寻古迹,唯见舜祠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