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纳兰容若的诗 >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清朝]:纳兰容若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译文与注释


译文

井边的梧桐在淅沥的秋风秋雨中渐渐老去,所爱之人的踪迹也在蟋蟀的呜叫中慢慢消失。所爱之人经行之处,如今已荒无人迹,布满了青苔。此时旧地重游,即便拾得美人遗下的翡翠头饰,也无法对人明言,只能徒自伤感。
回廊之处曾经留下了多少令人刻骨相思的痕迹,而今旧地重游,相思成灰。独倚回廊,只有天边落月孤独相伴。吹灭灯火,在月光下走近花阴,寻找过去的踪迹。十年前的踪迹宛然犹在,十年前的那颗心还依然在胸膛跳动。时光流逝,岁月无情,埋藏在心里的那份情感历久旎新弥新,难以忘怀。

注释

⑴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名。此调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死后地下开出一朵鲜花,因以为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壶水”“巫山十二峰”等。双调,五十六字,上下片各四句,皆为两仄韵转两平韵。
⑵银床:指井栏。一说为辘轳架。
⑶淅(xī)沥(lì):象声词,形容风雨声、落叶声等。
⑷屧(xiè)粉:借指所恋之女子。屧,为鞋的衬底,与粉字连缀即代指女子。
⑸秋蛩(qióng):蟋蟀。
⑹采香:指曾与她有过一段恋情的去处。
⑺蹙(cù):聚拢,聚集。
⑻连钱:草名,叶呈圆形,大如钱。
⑼翠翘(qiào):女子的首饰。
⑽回廊:用春秋吴王“响履廊”之典。宋范成大《吴郡志》:“响履廊,在灵岩山寺。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履,廊虚而响,故名。”其遗址在今苏州市西灵岩山。作者词中多次提及此地,是纳兰性德与恋人开始恋情的地方。
⑾就:走进,接近。

写作背景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词的上片描写秋景,下片写作者故地重游,引发感慨。全词凄凄楚楚,荡气回肠,缠绵婉约,表达了词人追忆旧情的感伤。

作品赏析

和朋友去k歌时,“十年”几乎是大家必点的歌。其实未必是每个人都经历着分手,或者此际逢着别离。但这首歌总是让不同的人一样很有感觉。歌词写得很好:十年之前/我不认识你/你不属于我/我们还是一样/陪在一个陌生人左右/走过渐渐熟悉的街头/十年之后/我们是朋友还可以问候/只是那种温柔/再也找不到拥抱的理由/情人最后难免沦为朋友/
苏联诗人曼德尔施塔姆说“二月,足够用墨水来痛哭”,而十年似乎“足够用来怀念”。一年两年太浅,五年太短,二十年太长,就算能活一百年都已经过了五分之一。即使等得到也已经心上生苔藓。十年,十年刚刚好,足够用来怀念,又不会太浪费。如果来得及,你我还可以赶在华发未生,心血未涸之前,重逢。
我想起,词也是可以唱的。顾贞观就曾感慨:“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那么容若这阕“虞美人”,也许当时和“十年”一样被唱成了街知巷闻的“流行金曲”。应该还有更久远的生命力。我们无法证明,再过三百五十年后还会不会有人记得这首“十年”。不过,三百五十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记得容若这阕《虞美人》,记得那句:“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词中的十年,容若是实指还是虚指尚有争论。但我可以确信容若立在回廊花阴下,心里一定岁月沧沧,充满了沧海桑田的遗憾。
读这首词俨然看见一个伤心的男人,逗留在荒芜的秋草蔓地的庭院里,这是和她曾经一起游玩的地方。那是夏夜,蟋蟀声声,两人在花下乘凉,她着香云纱,扑着流萤,一团欢喜热闹。而如今蟋蟀声已消失,她也已经不见。他只在草间捡到当年她无意间遗落在此的翠翘。
……
十年之后,苏轼对着万顷松涛,一座孤坟;十年之后,容若拾得一只翠翘有恨不能言。但他们的身边都有了新人随侍在侧,真应了歌里那一句:“才明白我的眼泪不只为你而流,也为别人而流。”
不可言,不可说,没有人会喜欢乐意看到每天与自己生活在一起的人,还珍藏着十年前情人的旧物。每个人对感情的需索都是持续而贪婪的,因此看见旧物,俨然是看见入侵者,会被刺激,有惶恐不安的心理。这些道理容若都是明白的,所以才有“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的矛盾。
苏轼在十年之后写下悼念妻子王弗的《江城子-已亥记梦》,其他的话还没开口,起句“十年生死两茫茫”将凄惶扩大到无尽。而容若的结句说“十年踪迹十年心”,更将凄凉意深深蔓延。
看起来会很简单,悼亡词不需要玩弄技巧,不需要堆砌辞藻,只需要人有真实切身的感受,可以将它饱满地付诸纸上。实际上却是从苏子开了悼亡词的先河,之后历代悼亡词就少有佳作出现,几乎成了真空,直到纳兰的出现。容若比苏子更投入地写悼亡,他生性没他洒脱豁达,在恋情的周折,襟怀未开的抑郁矛盾中辗转一生。
十年踪迹十年心,是为爱情,亦是为了知己散失而沉默悲伤。爱人,妻子,是温情的容若最坚定的支持和依靠。他喜欢在她们身上获得滋养和绽放。一旦失去,他即以外人不可见的姿态慢慢萎谢,悼亡词是他最后的光华闪现。
注:悼亡词的由来
(安意如)

纳兰容若简介

清朝·纳兰容若的简介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纳兰容若的诗(262篇) 纳兰容若的名句

猜你喜欢

虞美人·银床淅沥青梧老

清朝纳兰容若

银床淅沥青梧老,屧粉秋蛩扫。
采香行处蹙连钱,拾得翠翘何恨不能言。

回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

虞美人·其二·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大王为树卿为草。叶叶枝枝好。

八千踪影霎时空。只剩帐前化碧、岸边红。

舞腰应拍疑如昨。只是江天各。

虽然楚蜀叹迢遥。犹胜红颜青冢、更萧条。

虞美人·其三·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章台柳色青如许。

攀折和谁语。

多卿烈性倍青青。

不许无端得得、马蹄行。

若教换马应羞死。

先谢名骓逝。

楚宫腰组倩人扶,愁杀空山寂历、自扶疏。

虞美人·其九·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洛阳自古称花福。偏是卿无禄。

生来指李便成仙。莫道长依浅土、不生天。

江蘸杜若香无数。荆楚清风故。

争如红艳美人蕉。做个不传姓氏、却逍遥。

虞美人·其五·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虞廷几点相思泪。好与虞兮配。

不知苦节共情根。何事斑斑驳驳、复荪荪。

春风柳七争相吊。莫向姬人道。

正愁墓草杂荒烟。索性藏身花里、听啼鹃。

虞美人·其十·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美人名将多如此。末路难堪耳。

当初应笑木千头。始信为王不可、亦为侯。

天涯尚为王孙忆。草草空相识。

笔花灿灿夜深开。綷縩翩姗、疑是楚妃来。

虞美人·其四·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崔家处士园中见。桃李芳魂现。

可曾邀汝作花王。趁此月明风细、说兴亡。

雅州一望漫漫路。是蜀而非楚。

波心菜也解含羞。难道花开花谢、不知愁。

虞美人·其七·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无情幻出情无底。堪伴夫人李。

西风飒飒起青蘋。好似青锋窣地、领边行。

舞衣香散红休洗。得并苌弘矣。

杨妃一撚岂云多。试看离离原上、几根科。

虞美人·其一·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精魂未肯随烟没。满地胭脂色。

至今现出美人形。但觉生成袅袅、又亭亭。

娇香偏喜人传说。还在春风列。

阿谁斗草去寻花。惹得一时妒妾、却轮他。

虞美人·其六·咏虞美人花十首

明朝徐士俊

水仙浪比梅花妾。寒士肠因热。

那知弱态更苗条。纵有拔山气骨、也应销。

闽乡八月红云宴。十八娘尤羡。

其中红者是将军。但愿来生乞作、荔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