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

释义赏析
杂申椒与菌桂兮,岂维纫夫蕙茝。”据蒋骥《山带阁注楚辞》注释:“椒桂皆辛物,喻直节也。”在本诗里暗指坚贞不屈的革命者。佳人,是指芳草。椒,桂是具体的芳木,佳人是抽象的芳草椒焚桂折,指芳木收到摧残;佳人老,芳草衰老凋零。这句的含义是:节操高尚的贤人志士,遭到残酷的迫害。这显然是指柔石等革命青年和广大受到迫害的革命者,
独托幽岩展素心。独,只有。托,寄托。幽岩,深山幽谷之中。展,开放。素心,是一种芳草的名称,叫素心兰;同时,素心又是纯洁心灵的意思,如陶渊明《移居》诗中有云:“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曦。”鲁迅这句是承上句而来的:无数的芳木香草遭到摧残,只有生长在深山幽谷的素心兰仍然在茁壮成长。它暗含的意思是:许多贤人志士虽然遭到了迫害,但在环境艰苦的地方,他们仍然在为理想而奋斗。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芳馨,兰花等香花美草。遗,赠送。屈原《山鬼》:“折芳馨兮遗所思。”就是以芳馨送给所想念的人。远者,即远方的人,这里即指O.E.君。如醉,像喝醉了酒一样,意即昏天黑地。荆榛,荆,即恶草。榛即恶木。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哪里是舍不得把兰草送给你这远方来的客人,实在是中国现在到处是恶草而很少兰草啊!。绍兴市出产兰草的,解放后兰草的生产有了发展,并远销海外。但在当时,O.E.到绍兴一带搜集兰草,据说收获不多,所以鲁迅在诗中这么说。两句诗虽然有写实的一面,但主要包含着深刻的内容:揭露昏天黑地的反动统治,和恶人的到处横行。
本诗的艺术手法十分高超。在古代的诗歌中以香草芳木比喻有节操的人,是不少的。但鲁迅不是简单的类比,而是紧扣了O.E.君携兰归国这件实有的事,寓意双关地放映了重大的内容,抒发了他的信念和感情。贴切、自然,读来沉郁感人。
查《鲁迅日记》,1931年2月12日记有:“日本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君买兰将东归,为赋一绝句,书以赠之。”并记下了这诗的全文。在本诗的手迹上,鲁迅也写有“京华堂主人小原荣次郎先生携兰东归以此送之”的字样。
1931年8月10日出版的第22期《文艺新闻》,发表《鲁迅氏的悲愤——以旧诗记怀》一文,文曰:“闻寓沪日人,时有向鲁迅求讨墨迹以作纪念者,氏因情难推却,多写现成诗句酬之以了事。兹从日人方面,寻得氏所作三首如下:并闻此系作于长沙事件后及闻柔石等死耗时,故语多悲愤云。”该文录下的三首诗是:一、《送S.M君》(即《湘灵歌》);二、《送M.K.女士》(即《无题-大野多钩棘》);三、《O.E.君携兰归国》,即本诗。1934年杨霁云从《文艺新闻》录下本诗拟编入《集外集》。请寄鲁迅过目。鲁迅1934年12月29日赴杨霁云信中说:“诗(是一九三一年作)可以收入,但题目应作《送O.E.君携兰归国》。”可见本诗的题目是鲁迅自己改定的。
O.E.君,根据郭沫若的介绍,“是日本的一位小商人小原荣次郎”。O.E.是他姓名罗马字拼音(ObaraEiziro)的头两个字母。他“在东京日本桥开了一家店铺,叫'京华堂'专门卖些中国的杂货,什么都有,纸张笔墨,陶瓷图章,假古董等等。他和上海内山书店的老板内山完造是好朋友。......后来因贩卖中国兰草而成了名了。”鲁迅送他的这首诗,他十分珍视,一直“挂在他的店铺里”。(郭沫若《O.E.索隐》)

创作背景
1931年1月17日,24位革命青年被捕,其中有柔石等五位左翼作家。1月20日至2月28日,鲁迅全家离开寓所,避居日本人开设的旅馆花园庄。这首诗是在避居期间所写的。
这首诗写于柔石等烈士碑杀害(1931年2月7日)后的第五天。鲁迅当时虽然还不知道这消息,但估计凶多吉少,心情总是十分悲痛和激愤的。然而鲁迅深信:革命者绝不会被杀绝,他们必将前赴后继,战斗不息。鲁迅是以这样的信念激励自己,鼓舞革命者。

鲁迅简介

近现代·鲁迅的简介

鲁迅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鲁迅的诗(45篇) 鲁迅的名句

猜你喜欢

送O.E.君携兰归国

近现代鲁迅

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岂惜芳馨遗远者,故乡如醉有荆榛。

送徐庭兰归包山

明朝王汝玉

君家洞庭西,我家洞庭东。

盈盈一水隔,何事不相逢。

花飞长安陌,邂逅初相识。

一见即成欢,宁知共为客。

秋风生旅衣,别我欲言归。

无限沧洲趣,吴山入望微。

因君问猿鹤,蕙帐何如昨。

别有岁寒期,长歌在林壑。

自芝兰归新庄途次即目

清朝林占梅

晻暧溪山起暮烟,平芜十里尽园田。笼笼翳景看遥树,虢虢清流爱细泉。

放牧马嘶芳草岸,泊船人语夕阳天。最欣一幅营邱画,坐对茅亭意洒然。

次韵李君携示唐告

宋朝方岳

唐家甲乙尊门族,谁有流传直到今。
一代衣冠王子表,三朝雨露圣人心。
曾经竹巷醉双玉,尽出绽绫诺百金。
湖海半生今见子,摩挲未负老侵寻。

西良容君携孙来访

明朝陈献章

不见夫君心绪乱,忽过茅宇鬓毛斑。稚孙看弄窗前笔,鲂子忘归月下湾。

衰病欲寻西华枕,旧游半落北邙山。洛阳诗酒耆英社,分付江门主客间。

巴黎归国

近现代钱钟书

置家枉夺买书钱,明发沧波望渺然。
背羡蜗牛移舍易,腹输袋鼠契儿便。
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
拈出江南何物句,梅村心事有同怜。

李璮归国

宋朝宋理宗

九扶汉鼎赖元动,泰道宏开万象新。
声塈南郊方慕义,恩渐东海悉来臣。
凯书已奏三边捷,庙算全消万里尘。
坐致太平今日事,中兴宝运喜环循。

人日旧好诸君携酒过

明朝陈子壮

草堂何日不幽清,朋好新年娱晚晴。

三纪已凭双眼过,一尊莫照二毛生。

诗篇尽我随君和,春洞飞梅带雪声。

谁信论才非用世,逃虚无计谢时名。

再和·使君携酒送馀春

宋朝郑獬

使君携酒送馀春,缥缈高怀倚白云。
新曲旋教花下按,好题只就席间分。
阮公醉帽玉山倒,谢女舞衣沈水薰。
自笑尘埃满朱绂,良辰乐事两输君。

归国谣·苔点

近现代陈洵

苔点。傍槛绣尘金潋滟。照楼黄月方崦。学妆人冉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