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诗词 > 诗文 > 纳兰容若的诗 >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清朝]:纳兰容若

译文与注释


译文

①残月晓风何处: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③秋雨句:用清朱彝尊《转应曲》词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注释

①残月晓风何处:宋柳永《雨霖铃》词“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②浮沈:即“浮沉”。意谓消息隔绝。

③秋雨句:用清朱彝尊《转应曲》词句:“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写作背景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是清代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词中描写对妻子的四年,抒露着情思深苦的绵长心境。全词纯用自然真切、简朴清爽的白描语句,写得天然浑成,毫无雕琢之处,却格外真切感人。

作品赏析

是一首朦胧含婉的别致小令。

开篇呈现的是一幅“无边落木萧萧下”的秋景。值得考究的是这个“木叶”。屈原《九歌》里就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可以说自屈原始,中国古代诗人就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展现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于此词,窸窣飘零透些微黄的叶子,纷纷飘落在词人的归路之中,我们可于此秋景之中,可听到离人的叹息,想起游子的漂泊,也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自古逢秋悲寂寥”的悲秋情怀。

然而“残月晓风何处”这句一出,就说明这分明是一首思念之词,思念的对象当是自己的妻子或恋人。想那晓风吹动,西天残月,如此美景,佳人与共?而某一个地方,同样是弯弯的新月和初秋的寒风,牵挂的人,她还好吗?可是,心中的人可知道呢,因为离别之后,音信早已断绝。此处虽有“半”,其实是“无”。如斯夜晚,遂只有几许相思加倍滋长。然而,相思苦,苦相思,思到深处人成痴。况且秋雨又落,一倍增其哀愁。哎,那那刻骨铭心的恋情,在无奈的现实中,何时能诉呢?

“一半西风吹去”,明说是秋雨被西风吹散,实际上是说自己的一半心思,被西风吹走了,去跟随远方的人儿。结尾看似平淡,实则意蕴深藏,亦虚亦实,可谓清空超妙。

纳兰容若简介

清朝·纳兰容若的简介

纳兰容若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号楞伽山人。皇太子改名胤礽,才得以恢复。清朝著名词人,词风与李煜相似。纳兰出身显赫,父...〔纳兰容若的诗(262篇) 纳兰容若的名句

猜你喜欢

如梦令·木叶纷纷归路

清朝纳兰容若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沈,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清朝纳兰容若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

如梦令·没计断春归路

宋朝刘南翁

没计断春归路。借问春归何处。莺燕也含愁,总对落花无语。春去。春去。门掩一庭疏雨。

如梦令·何处春风归路

宋朝陈允平

何处春风归路。金屋空藏樊素。零乱海棠花,愁梦欲随春去。情绪。情绪。粉溅两行冰箸。

如梦令·晓色,调寄如梦令

宋朝王照

万树团圞笼雾。旭影彤云遮护。人起不惊鸥,负手堤边轻步。

清趣。清趣。领得一湖风露。

如梦令·仲冬望日独坐航泊轩迎月,调寄如梦令

宋朝王照

林隙灯光明灭。远岸暮钟敲彻。风定碧云凝,托起一轮寒月。

清绝。清绝。照见满湖澄澈。

如梦令·已忍前尘如梦

清朝况周颐

已忍前尘如梦。犹说三生情种。妾是玉梅花,郎是绿毛幺凤。

寒重。寒重。明月一窗谁共。

初冬·落叶纷纷十月时

宋朝陆游

落叶纷纷十月时,今年霜比去年迟。山猿引子饮幽涧,野鹊结巢争堕枝。岭北片云生峭绝,桥东残水漾沦漪。病衰自怪诗情尽,造物撩人乃尔奇!

如梦令·如梦

宋朝叶祖义

如梦。如梦。和尚出门相送。

如梦令

明朝冯琦

竹外瑶华千顷,更与素梅掩映。双雀噪寒枝,蹴落飞花无影。

相并,相并,明月惊栖不定。